Tuesday, February 3, 2015

经得起千锤百炼才能成大器


        两块有灵性的大石头被送到即将落成的佛寺前,交由雕刻师傅从中选出一块雕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两块大石头的质地相差不远,师傅选择质地稍稍好的一块动刀。

         雕刻过程中,那块石头频频抱怨师父弄痛了它。每雕一刀都雪雪呼痛,喊着要师傅住手。师傅好言相劝道:“你再忍一忍吧,只需再过两个星期,你将成为受万人膜拜的释迦牟尼佛像耶!

        将成为释迦牟尼佛像的荣誉鼓舞着那块大石头,它答应道:好吧。我且忍耐两天吧。这两天里,雕刻师傅每镂一刀,他就高声叫痛,叫得师傅心烦意乱,很难专心工作,只好停下手,对那块石头说:好吧,你就先歇歇吧。说完,把那块石头搁在一旁。

        雕刻师傅转向另一块石头说:“现在轮到你了。我要将你雕成本师释迦牟尼佛像,诚如你看到的,雕的过程每一刀都是割肉一般的痛,你可愿意接受这种考验?”第二块石头心甘意愿地说:“您大可放手雕刻,这是一种磨炼,我绝对不吭一声。”

        两个星期过去了,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像终于大功告成,被安置在新落成的佛堂里,信众从四面八方前来膜拜。到来膜拜的信众实在太多了,寺庙前面的道路还没来得及铺上柏油,泥土地被众人踩得尘土飞扬,于是,有人看到路边那块被搁置的大石头,二话不说,把那块石头打碎了,将碎石铺在地上。

        于是质地稍稍好的第一块石头成为让众人践踏的碎石;经得起磨炼的第二块石头被供在佛堂里,让众人膜拜。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智慧全集》蔡礼旭老师讲述  华藏讲记组整理  净宗学会出版)

温馨提示:

        两块石头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的路是由痛与苦铺成的。纵然有伟大志愿,若经不起磨炼,最终仍然难以成大器,所以,第一块石头落得成为铺路碎石的下场。

        铺路碎石制止尘土飞扬,让信徒踏着进佛寺礼拜佛祖,也算对寺庙献了绵力,但是比起被雕成佛祖圣像的同伴,被踏在脚下与受信众恭敬与爱戴,毕竟有天渊之别。

        如果石头有知,想到自己原是首选,却因吃不了苦,忍不住痛,以致把光环让路给比自己稍逊一筹的第二块石头,它该有悔!

        人生何尝不也是如此,只有经得起千锤百炼才能成大器,面对生活的考验,应以这两块石头的下场为殷鉴去鞭策自己。

      

 

 

Sunday, January 25, 2015

差点毁于狂妄的名作家


        伟大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早年贫困潦倒,一部《驴皮记》把他送上文坛巅峰。一举成名后的巴尔扎克被自己的成就熏陶得昏了头,随着盛名而来的金钱与名誉使他变得狂妄任性,他从那时起目中无人,把所有的人视为庸俗之辈。

        在虚荣心的蒙蔽之下,巴尔扎克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标志贵族的头衔冒充贵族;为了充排场,他买了一辆双轮马车,车后随着一个跟班 ,派头十足;他住进的二层楼房里有高级家具,他穿着配以金扣子的蓝制服,头发上还涂了厚厚的发蜡……这个假贵族的生活比纨绔子弟 更豪华!他还常常拿面小镜子,搔首弄姿地在顾影自怜。毕竟是贫困出身,他在豪华生活中发出的是暴发户的气息 ,俗不可耐。

        一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作家就这么一步步在物欲横流中沉沦。一天,有位老太太来找他,毕恭毕敬地递给他一本作业本,请他评一评那篇作业。巴尔扎克阅览后,问那位老太太可是作者的妈妈?老太太说:“不是。“那你该是他的姐姐吧?老太太不卑不亢地回答:也不是。我是他的老师。”

        巴尔扎克很为眼前这位年纪已不小的老师感到歉意,他叹息一声,随着斩钉截铁地评论道:“很抱歉,依我的看法,你这个学生字迹潦草,看不出他有什么才气,长大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

        老太太指着作业本,直视着巴尔扎克说:“巴尔扎克先生,这就是你小时候的作业!我就是你的老师呀!”

        巴尔扎克仔细一看,站在他前面的果然是他小时的老师,不由得涨红了脸,惭愧得说不出话。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要你改变一生的故事》  史源著  海鸽文化出版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温馨提示: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最终能攀登巅峰。但是,如果处理得欠妥善,登巅峰的幸可能引致大不幸。

        不善于控制情绪的人从恶劣的境地突然进入佳境,一时不知如何适应,极有可能调理得不当,大则导致后患,小则招来笑话,反而不美。

        依个人的修养,人性在掌声骤起时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一种人为一伸胸中的窝囊气,带着报复的心理对昔日令他难堪的人做出反击。历史上就曾经有人因反击过火,不但祸害他人也被自己燃起的怨憎怒火烧成灰;还有一种人一旦攀上高峰便得意忘形,将往昔所身受的委屈加诸比他弱势的人的身上,变态性地以此为乐,这种人为数不少;巴尔扎克成功后的改变属于另一类反应,他在翻身后为吐一口气,尽量用奢华的行径粉饰自己,以弥盖不得志时的窘态。这种暴发户的行径虽然不至于祸延他人,但是沦自己于笑柄,有损个人形象,狂妄的作风也会阻挡自己向前跨步,幸亏有小时老师及时给他一记当头棒喝,算是大幸!

        

      

 

       

Monday, January 19, 2015

行孝要及时


       一个家境富裕的青年即将大学毕业时,向爸爸表示他渴望爸爸能送他一部他所喜爱的跑车作为毕业礼物。临近毕业,这青年还是看不到父亲为他买车的迹象。好不容易熬到毕业典礼那天,依然不见跑车的踪影,爸爸只是把他叫到书房中,递给他一个漂亮的礼品盒,郑重地告诉他爸爸非常爱他,以他为荣。       

        再漂亮的礼品,再甜蜜的话都抵不了他渴望得到的跑车!青年情绪低落地打开礼品盒,只见里面是一本精装的《人生指南》。爸爸竟然用一本书作为他的毕业礼物,这表示他无望得到跑车。他失望极了,根本不想打开那本书,气愤地对着父亲吼:“爸,你明知道我想要什么,你也有能力买得起,偏偏就只送我这本书,你太令我失望了!”

        不等父亲反应过来,激动的青年扔下盒子,愤怒地夺门离去,从那时起,音讯全无。

        很多年过去了,当年冲动离家出走的青年已立业成家,是个成功的商人。他拥有最新型的车子、豪华的房子、也有美满的家庭,美中不足的是当年与父亲的决裂。他心里对父亲的气早已消了,正在这时听说父亲病重,心里急着要尽快回去探望父亲。当他把工作安排停当,正要回家探望父亲时,却接到电话,父亲刚刚往生!

          赶到父亲的家,家里一切摆设依旧,甚至当年他丢下的礼品盒子仍然在父亲的书房里,只是物在人已非。想到自己当年的忤逆与不孝,懊恼、悲哀与悔疚一股脑儿涌上心头。他从礼品盒里拿出那本《人生指南》,含着泪翻开书,书中掉出汽车锁匙和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货款全部付清”,购车日期正是他毕业典礼那天!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笑对人生的挫折》  高飞飞著  中华印经协会。台湾生命电视出版)

温馨提示:

        年轻气盛往往是造成错误的根源。脾气一上火,理智就避让,行为失去可循的轨道,就像无缰的马,哪能不行差踏错?

        故事主角本性善良,只因一时不能控制心中那股用失望与任性的火石引发的怒火,促使他一时怒不可竭而离家出走,终至造出无可弥补的遗憾。

        这一类的悲剧不时以不同程度的姿态在不同的家庭里上演,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人间涂抹深浅各异的黯淡色彩。从他人的际遇警惕自己,用包容与善解舒缓心头火,让理智有操纵的余地,亲子会相处得更融洽,人间会增添更多温暖!

       

 

Tuesday, January 13, 2015

曾国藩的传家宝

         咸丰初年,曾国藩在京城做大官,他故乡的老家要修建房子,与一墙之隔的邻居因为地界发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谁都不肯让谁。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差点儿把官司打到县里。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仗着京里有人好做事,写信把情形告诉在京城做官的哥哥,希望曾国藩能帮忙解决纠纷。曾国藩回信时,信末付了一首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所作的诗,写着: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曾国潢与父亲读了,主动退让三尺,邻居知道这件事,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那块引起纠纷的三尺土地,好给他们修建新房子。
        曾家牢牢记住这件事,代代相传,成了曾家的传家宝。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要你改变一生的小故事》  史源著  海鸽文化出版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温馨提示:
       有句误导不少人的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其实,佛已超然万物,怎会在乎一炷香?谁又曾看到佛为少了一炷香而怪罪了谁?说这句话是对佛的不敬!倒是争强好胜的人会执着于那一丁点的利益,用这个借口与人争得脸红耳赤。吞不下这一口气这句话成了世间多少纠纷的罪魁祸首,贻害无穷。
        比起宇宙,人的生命何其短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鸡毛蒜皮的小事占了很大的层面,如果事事为了吞不下那一口气,时时与人争长短,岂不太累?即使争到手,就像张英的诗所云“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人生生没带来,死带不去,功业大如秦始皇,还不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为了争得人世间镜花水月空具虚相的物质,徒然与人结下恶因缘,物资争到手,精神上却是大输家,得不偿失,何苦呢?
       
 
 

Wednesday, January 7, 2015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晋朝时,有一位法号道生的师父对信徒说:“即使最笨、最拗、最不信因果、没有仁慈及清净心的人,只要他肯努力学习佛法,愿意改过向善,持之以恒,总有成佛的一天,也会像佛陀一样,受到人们的敬仰。”这与当时一般的说法相悖 ,当时的人都认为不信因果、不仁慈、没有清净心的人是坏人,怎么能成佛?道生师父这种说法简直是在误导众生,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当他是疯子在胡说八道,把他赶走。
        道生师父很无奈,黯然离开家乡,来到一座山上,他对着山上的石头吐露心里的委屈,说:“石头啊,为什么没有人肯相信我的话呢?”石头没有回应,山上又找不到听他说法的对象,他转而对石头说法:“石头啊,你们可别以为自己只是没有知觉的石头,你们其实也有灵性啊!只是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一直把你们当成顽固的石头,在我看来,那才是误导众生哪!”
        道生师父大声地对着石头说话,声浪惊动了在高地播种的农民,他们看到一位师父对着一堆石头说话,觉得很奇怪,就躲在草丛里偷看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道生师父说了半天,石头一点反应都没有,他不禁有点失望,他叹息道:“唉!我从大老远来给你们说法,你们竟然不理不采,你们真令我伤心、失望啊!
         失望归失望,道生师父可并不气馁,他对着石头大吼,问道:“石头啊,你们到底听得懂我所说的法吗?你们告诉我,世界上最笨、最拗、最不信因果、最没有善根的人是不是也有成佛的机会呢?”
        在道生师父的坚持之下,眼前出现了一副不可思议的景象----那些石头竟然大力地点头!道生师父乐得哈哈大笑,石头随着师父的笑声不停地猛点头,直到师父的笑声停了,它们才停下来。
        躲在草丛里偷看的农民被眼前这一幕吓得目瞪口呆愣住了,老半天才一拥而上,把这位有本事叫石头点头的师父团团围住,跪下叩头行礼。道生师父乐得呵呵大笑,接着为这群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信众说法。
        口耳相传,道生师父的奇迹异行不久就传遍各地。后来翻译自印度传过来的经文也证实了道生师父的说法确实有根据。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佛教儿童故事》  海涛法师编著  中华印经协会。台湾生命电台出版)
温馨提示:
        佛教深信人人都具佛性,只因被业障所染污、无明所蒙蔽,以致真性显现不出来。道生师父的理论就像一股推动力,给生性笨拙、拗劲、不信因果、根性钝弱的信徒信心,替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能坚持不懈,努力学习佛法,愿意改过向善,持之以恒,待揭尽那一层层蒙蔽真性的障碍,终有成佛的一天,不会输给上等根器的人。
        撇开宗教理论,从教育角度读这一则故事,道生师父抱着有教无类的教育态度,告诉根基不好的学生,只要他们有恒心地学习,必定会有成就。他甚至一再地对冥顽的石头说教,不言放弃,直到顽石点头为止,那是因为他深信天下无不可教的人,天下也没有教不会的人,只看过程的长与短,只看你是不是能持之以恒?
        这则故事不但勉励根器不好的学生不要轻言放弃,也让老师看清教育路上,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

Tuesday, December 9, 2014

改变心态乐对人生

       一位凡事都因负面看法而心情郁结的人去访问一位乐观、开朗的朋友,向他请教打开心结的窍门。
        乐观的朋友用爽朗的微笑迎接他,寒暄后,乐观的人请他指出问题的症结在哪,他会就着问题尽所能指示解结的方法。
        心情郁结的人细细考量自己正面对的困扰,问道:假如你没有朋友,你会快乐得起来吗?乐观的人回答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庆幸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自然就会快乐啰。
        假如你在路上走时,突然跌进一个泥坑,沾了一身污泥。试问亮丽的一个人成了脏兮兮的泥人,还会快乐吗?”“怎么不呢?只需转念想到自己跌进去的是泥坑,而不是万丈深渊,就会有一份侥幸的喜悦啊!
        如果你被人莫名其妙地被打一顿,满肚子的委屈会让你快乐得起来吗?”“只是被打了一顿,没有被杀害,你说说看,我是不是该庆幸?
        假设你去拔牙,牙医错拔了你的好牙,却留下了蛀牙。遇到这么倒霉的事,你还会快乐吗?”“换成我遇到这种倒霉的事,我会高兴地安慰自己说幸亏我遇到的是糊涂牙医,错拔的是一颗牙,而不是懵懂的外科医生,错摘了我的内脏。
        假如你正在酣睡,突然被一个莽夫拉开破铜锣的嗓门唱歌,把你惊醒了,你还会快乐吗?”“那当然,我会庆幸在我沉睡时用嚎叫声惊醒的是人而不是狼。
        如果你马上就要失去生命了,请问你还会高兴吗?乐观的朋友并不为死亡所威胁,轻松地回答道:怎么不呢?想到自己可以高高兴兴地走完这一生,那是一种终于可以交差的轻松啊!
        连死亡都不在乎,想必你这一生不会有任何能令你痛苦的东西吧?我真的羡慕你的生活就像是用快乐串成的音符,我今天来,就是要向您请教解开心结的窍门,希望我能和您一样,开朗地过每一天。
        乐观的朋友说:“从我们的谈话中,你可以看得出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你改变想法,就能改变人生;只要你改变心态,就能找到快乐。希望你透过改变心态,从此乐对人生。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笑对人生的挫折》  高飞飞著  中华印经协会。  台湾生命电视
温馨提示:
        人生的境遇有很多我们没法控制的无奈,来到山穷水尽的绝壁,站在陡峭的山崖前焦虑、哭泣,解决不了问题,徒然陷自己于无助的漩涡,越陷越深,终至灭顶,对人无益,于己无补。
        路不转人转,善巧地转个念头,改变自己的心态,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峰回路转,呈现在眼前的会是另一个新景象,就有一条再继续走下去的路。
        从故事里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看得到心态的力量足以改变人生。能从这儿取经,就能破除笼罩心境的阴霾,快乐开朗地过每一天。
 

Thursday, November 27, 2014

你有两个机会

美国加州有个年轻人大学刚毕业就被征入伍。他获悉自己被编入最艰苦也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服役,不由得忧心忡忡。
        他那位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孙儿为入伍的事担忧得吃不甘睡不稳,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就安慰他说:“孩子,这有什么好担忧的?无论被派到哪,你都会有两个机会,何必担心?”
        “在海军陆战队,你将会有两个机会:不是留在内勤部门,就是被分配到外勤部门。如果被分配到内勤部门,你根本没有必要担惊受怕,今天的担忧不是多余的吗?”
        年轻人还是不放心,问爷爷:“要是我没那么幸运,被分配到外勤部门呢?”
        “那也没什么,你依然有两个机会啊。一个是留在本土;另一个是被派到国外的军事基地。侥幸能留在美国本土,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孙儿不舍地追问,万一被分配到国外的基地又怎么办?”
        豁达的爷爷给他的答案是你还是有两个机会:一是被派到和平友善的国家;另一个是到波湾地区。能被派到和平友善的国家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没有必要烦恼。
        就算不幸被派到波湾地区,你仍然有两个机会:留在总部或是被派到前线去参加作战。
        被派到前线去参加作战!那岂不是件很危险的事?”虽然完全没有参战经验,孙儿也知道到波湾参战是怎么一回事,不由得大惊小怪地问。
        到前线作战同样的有两个机会:不是平安地回来就是不幸受伤了。能够安全回来的话,何必作无谓的担忧?即使不幸受伤了,你照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只受了点没有危及生命的轻伤;另一个是身负重伤。
        凡事总往坏处想的孙儿担忧的是若不幸身负重伤该怎么办?爷爷轻松地告诉他即使受了重伤仍然拥有两个机会:或是依然保得住性命,或是救治无效。如果尚能保住性命,根本无需担忧。
        年轻人急急问道:但是,我万一不幸救治无效,那我……”爷爷没等他说完,哈哈笑着说:救治无效,你就死啦,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笑对人生的挫折》高飞飞著   中华印经协会。台湾生命电视出版)
温馨提示:
           在美国,被征入伍,而且被编入海军陆战部服役,无论是当事人或他们的家属都知道那是最艰苦也最危险的部门,难免担忧焦虑。
         故事里的爷爷生性乐观,为人豁达,看人看事有他独到之处,完全不受困于人世间的烦恼,显然是位已开悟的人。换成你我,晚辈被征入伍,而且此去极有可能命丧波斯湾,一别成永诀,能不担忧者几稀。就算战亡的是自己,依爷爷豁达的说法是“救治无效,你就死啦,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然而想到刚毕业回来,父母养育之恩犹未报就舍身沙场,谁来孝养双亲?能死得瞑目吗?死而不能一了百了,能不担忧焦虑吗?这就是开悟与未开悟的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虽然我们都明白,能够豁达面对人生,烦恼与恐惧自然相应地减少;什么事尽往坏处想,这一生就得饱受烦恼所折磨,但是,现实生活中,烦恼处处是,具有上智,能挥慧剑断烦恼,独具上智的人少,芸芸众生多的是到来受业,谁逃得过被生活中这样那样的烦恼所缠而苦不堪言?尽管我们都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事实上,难哪!
 
       

Monday, September 8, 2014

苏格拉底挨打




        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朋友在雅典城里散步,遇到一个愤世嫉俗的年轻人冲着他走过来,二话不说,举起棍子,劈头打下来,接着转头跑开。
        他的朋友立即追上那个无故打人的青年,要向他讨回公道。苏格拉底拉住他,不让他去找那个青年报复。他的朋友觉得很奇怪,问他说:“他无缘无故打你,你却不让我找他算账,难道是怕了他吗?”
        苏格拉底摇摇头,反问道:“怕他?我为什么会怕这么一个年轻人呢?”
        他的朋友一头雾水,问:“你不怕他,那么,为什么平白无故被他打了都不敢还手?”
        苏格拉底含笑回答:“朋友,你倒说说看,难道一头驴子平白无故踢你一脚,你也要还踢它一脚吗?”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道理》雅琴主编海潮出版社出版)
启示:
        每个人的修养层次不同,不幸遇上莫名其妙的人无理也无礼对待,教养层次各异的人做出差距很大的反应:泼妇遇到对她谩骂的人,很自然地破口回敬,于是,两个旗鼓相当的女人当众上演泼妇骂街的戏码。一被插上泼妇的标签,不管多有理,都不会有人同情无辜挨骂的一方。
        有理性也有耐性的人会据理力争,替自己讨回公道。只是,与难缠的人较劲,费时也费力,还有可能被喷得一身屎,得不偿失。
        正如苏格拉底说的:被驴子踢了一脚,如果你也踢回它,那你与驴子岂不是一样?苏格拉底自重身份,不愿降格与一个无理也无礼的人同一般见识,所以,他不愿回应那个青年的挑衅。
        这则故事与狮王宁愿弃权服输,也不屑与混了一身屎的猪一决雌雄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