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0, 2020

巧言智语


           在给学生讲解古今君臣之礼的差异时,我举个最明显的差别,今人讲民主,就算血管里流着专制血液的国王,满口仍然声声以民福利为主。没再见到哪个国君明目张胆地执行“君要臣死,不能不死(除朝鲜之外)” 的刑法。所以,高官大臣能有机会陪皇帝出游,无不雀跃,觉得三生有幸。古时臣子则常以伴君如伴虎而战战兢兢,因为只要稍出差错触到逆鳞,不但可能脑袋搬家,甚至可能殃及九族。

            一次,乾隆皇帝问刘墉:“爱卿你说,京城里有多少人?”刘墉并不负责人口登记,哪来这方面的数据?答不出会被安上抗旨的大帽子,死罪难逃,答错也有欺君之罪。刘墉有急智,不慌不忙地回答:“禀报陛下,只有两人。”诺大的京城,绝对不可能只有两人。皇上想听听刘墉怎会这样回答?刘墉胸有成竹,镇定地分析:“京城里的总人数每分每秒都随生死而变动,唯一不变的是,城里有男人与女人。”

        乾隆皇帝明知他耍急智,却在心里暗赞他机伶巧辩。接着打蛇随棍上,再问刘墉:“卿说京城里每分每秒都有人出生,也有人死亡。那么,今年有多少人出生?多少人去世呢?”刘墉回答:“禀报陛下,有一人出生,却有十二人去世。”  这又是个不可能的答案,乾隆皇帝摸不清他这数字有什么根据,不禁好奇地问道:“这数据从何而来?”刘墉回答道:“不论今年有多少人出世,他们都属同一个生肖;死去的人有老有少,不同年龄有不同生肖。”
        这则轶事让我忆起我在佛光学舍当义工时,有一位讲经说法时用词生动慧黠,很受年轻人欢迎的法师也曾讲过一则类似的小故事:他说有一天,佛祖要奖赏一位信徒,让他许个愿望,在四天内一切得偿所愿。信徒是位爱心满满的人,他虔诚地谢了佛祖,发愿道:“我愿所有的佛友、学友、朋友永远健康快乐。”佛祖问道:“哪四天?”信徒答道:“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佛祖觉得这位信徒有爱心,有智慧,而且讲话有趣,逗他道:“四天太多了,三天,如何?”信徒有恃无恐,点头道:“感恩佛祖,三天也行,那就昨天、今天、明天吧。”
        佛祖越发欢喜心,伸出两个手指头,再逗他说:“两天?两天?如何?”信徒胸有成竹,肯确地说:“感佛祖的恩惠,两天也可以。换成白天,黑天吧。”
        最后,佛祖把两天改成一天,这仍然难不倒信徒,他信心十足地回答道:“一天就一天吧,那就每一天好了。”
        无论是四天、三天、两天或一天,只要讲话有技巧,答案都是每一天。
        讲话无需花言巧语取悦人,更不可尖酸刻薄得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技巧,有说服力。刘墉因此赢得皇帝的赞赏,信徒也因此得偿所愿,学习讲话的技术,不啻是一把启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转载自《学佛心得》
  

Monday, May 18, 2020

你对、我对、他也对


        禅寺里,两个小和尚为了一件小事起冲突,两人各持己见,谁也不肯让谁,吵得不可开交。

        第一个小和尚眼见吵不过,便去求师父替他出头。他把争吵的原因详尽地告诉师父,要求师父评理。师父耐心地听完后,笑着对他说:“你做得对。”小和尚认为受到师父的肯定,感到很安慰。有恃无恐地回头找那位与他起争执的师兄弟,信心十足的对他炫耀道:“看,我都告诉你是你不对,你还不信。师父都说我做得对。这下看你还能不认错吗?”

        与他争论的小和尚自认自己并没错,吞不下这口气,也去向师父求评理。他也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始末详尽地告诉师父。师父照样是耐心地听他说完,也笑着对他说:“你做得对。”第二个小和尚得到师父的肯定,也感到很安慰地走开。

        师父的小侍者听到他的裁判,满肚子疑惑。待第二个小和尚离去后,问师父道:“师父,您老人家不是一直在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话吗?两位师兄有争论,一方如果对;另一方必然错。但是,师父您怎么对两位师兄说他们都做得对?那岂不是违背了师父平日的教导了吗?”

        师父慈祥地对小侍者微微一笑,说道:“你说的也很对。” 小侍者此时猛然记起师父平日教导的善解与包容,连忙跪下拜谢师父的教诲。

        世间多争执,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判断事理,固执地以为自己的看法与做法对,不肯接受与自己对立的看法与做法。若能用同理心看人看事,凡事站在别人的角度看相同的问题,就会看到一番迥然不同的景象。

        我记得当年在劝导婆媳问题时,最常借一则《女儿与媳妇》的故事开导挑剔媳妇的家婆。说古时中国有个对媳妇极端不满的家婆,常常在鸡蛋里挑骨头,专找媳妇的碴。有一次,她唠唠叨叨诉说她的媳妇在年初二一大早煮好饭菜,就逃难似地赶回娘家拜年。一刻都不愿留下来帮她招待她回娘家拜年的女儿。听的人称赞她的女儿行动敏捷,竟然能赶在她媳妇出门前就已回到娘家。她很自豪地说自己女儿不像媳妇那么傻,一年只在年初二才回娘家一天,分秒必争,她天一亮就出门,省下替夫家煮饭菜的功夫,所以早早就回到娘家。

        问题就在那老人家站在家婆的立场看媳妇时,一味责怪媳妇赶着回娘家拜年,却看不到媳妇守妇道,做完家务才出门的优点。同样是为人媳妇,只能在年初二回娘家一天,她站在妈妈的立场时,赞自己的女儿不傻,没理由替夫家做完家务才出门,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像这一类自私的家婆不在少数,造成一箩筐的婆媳问题。日积月累,婆媳间积怨成恨,积恨成仇,最终演成大家庭制度瓦解的局势,蔓延成今日家庭成员感情疏离,双薪家庭的孩子缺长辈管教的社会问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与人之间不肯互相包容、善解,缺少同理心造成的杀伤力不小。

        人性都怕输,你对,我对,他也对,没有人输,个个皆大欢喜。就让坚持己见的人照着各自认为对的方式去闯,碰一次壁学一次乖,累积出人生经验、生活智慧。有了经验与智慧,就不再执着,轻轻松松用善解与包容替代“你对,我对,他也对”的磨炼了。

转载自《学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