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1, 2015

周处除三害


周处是个勇猛凶悍的年轻人,身材魁梧,臂力惊人,武艺高强。他不但力气大、拳头大、脾气更大。稍微不如意,便对人大吼,举起斗大的拳头打了再说。那时,他的家乡南山有白额虎常常下山伤人;长桥下有蛟龙兴风作浪,打翻船只,乡人民不聊生,加上一个发起牛脾气来像电光炮的周处,乡民深为这三害所苦。

        周处听到南山有虎为患,长桥有蛟龙威胁民生,他以英雄本色勇往直前,决定入山杀猛虎投水搏蛟龙,为民除害。他打老虎比武松更为厉害,三拳两下,把咬人的白额虎打得没了气息。接着下水搏蛟龙。蛟龙不像老虎窝囊,人龙搏斗,激起水花卷成冲天水柱,打得人影龙影都分不清。昏天暗地地打了三天三夜,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下水里,向下游行了数十里。

        当周处拖着疲惫的脚步上岸,走进村庄,远远就看到村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人都在狂欢庆祝。周处心里感到很欣慰。“看!村民早就预料我会胜利归来!”他拍着胸膛,洋洋得意地说:“哼!替村民上山杀虎,下水杀龙,我,周处,从现在开始,是村里人人仰慕的英雄了!”

        越走近村子,村民的欢笑声都听得到了,周处笑得只见牙齿,不见眼睛,他对自己说:“村民这么热烈庆祝我胜利回来,我出多少力,吃多少苦都值得。”他还没说完,突然,传进他的耳鼓的是“来!来!来!庆祝周处死了,三害除了,大家干杯!”他简直不能相信听到的话,但是,接下来,有人兴奋地喊:“对啊!周处杀了老虎,除了蛟龙,他也死在龙爪之下,三害都除了,可喜可贺,干杯!”

        周处愣住了,他震撼得说不出话-----原来村民庆贺他死了!原来没有人当他是英雄!原来在村民眼里,他与老虎、蛟龙一样该死!我们的英雄顿时成了狗熊!

        他又羞又难过,静下心来反省自己以往的言语行为,决心痛改前非。周处去拜当时的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为师。从那时起,洗心革面,彻底悔改。在老师的熏陶之下,他文武双全,受到朝廷的重用,成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中学华文课本《周处除三害》)

温馨提示:

        从周处的亲身历验,我们看得到一个人的形象由不得自己评估。周处杀虎除龙,自以为为民除害的功劳功足以将功赎过,便以英雄自居。但是,在饱受他欺凌的村民眼里,他那并不可爱的形象依然恶行昭彰,抹除不掉,他们仍然以除掉他为快。

        周处知过肯改,借村民的评价当成照出自己缺点的镜子,毅然洗心革面,彻底痛改前非,在名师的熏陶之下,一改暴戾的习性,最终成为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周处值得我们学习的高招在于他懂得用别人的评价来认清自己。旁观者清,来自不同领域的评价比较客观,是一面能照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的无形镜子。聪明的人应学周处将不同角度的镜子照出来的形象组合起来,拼成一个真正的你,去芜存菁,将自己铸成一个更完美的人。

                                                                                                                         

Friday, December 4, 2015

送他一轮明月


         深山茅屋里住着一位禅师,一天晚上,禅师散步回来,发现有个小偷在他的茅屋里偷东西。

        小偷翻箱倒柜,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正要离去,发现禅师静静地站在门边,手里拿着一件大衣。原来禅师心里明白屋里没有值得偷的东西,又怕惊动了小偷,早就把自己身上穿着的大衣脱下来,拿在手上等待小偷。

        小偷发现行踪被屋主识破,心里非常害怕,不知该道歉还是求饶。正当他不知所措时,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禅师不但没有责备他,还把外衣披在他的身上,说:“你走这么远路来探我,总不能叫你空手回去。山上夜深天凉,你穿上这件大衣走吧。”

        小偷低着头急急溜走。

        禅师望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啊!但愿今晚我能送他一轮明月。”

        第二天,阳光普照,禅师从禅境里睁开眼,看到昨晚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整整齐齐地折叠好,放在门口。禅师很高兴地说:“哦!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禅师的一轮明月》杜天宇著久佑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温馨提示:

        小偷上门,禅师不但没有捉他,还担心山上夜深天凉,把自己唯一的大衣披在他身上,让他御寒,在一般人的眼里看来,这是傻瓜才肯做的傻事,殊不知禅师慈悲的包容与体贴已在无声无色中度了一个犯错的人,禅师看似吃亏的做法其实捞了老大的便宜。

        小偷把大衣折叠好送回来表示他的忏悔心,从此世上少了一个迷途的小偷,多了一个回头的浪子,禅师用慈悲心感化犯错的人,是吃亏背后赚到的无价之宝。

        送出一轮明月,给人带来一份温暖,希望大家别吝惜自己的仁慈与包容!

Sunday, November 22, 2015

善用人才


        楚国有个偷盗技巧很高明的小偷听说子发将军是位善用人才的人,便前去投靠他。他坦白告诉子发,他本身是小偷,如今决心改邪归正,因仰慕将军善用人才之名,发心投将军门下,立愿要用自己的专长技艺辅助将军为国效劳。

        子发见小偷有诚意改邪归正,愿为国效劳,以礼相待。小偷见子发没有嫌弃他,受宠若惊,誓愿尽所能以报答知遇之恩。

        不久,齐国兴兵攻打楚国,子发奉命带兵迎战。齐兵气势锐不可当,楚军节节败退,子发召集手下将领们商议退兵的策略。局势日益紧张,却商讨不出退兵的良策,小偷毛遂自荐,请缨由他献技挫敌人锐气。

        夜里,小偷潜入齐军军营,神不知鬼不觉地偷了齐军将领的帷帐交给子发。子发在次日派使者送帷幕给齐军将领,说:“我们的士兵砍柴时捡到将军的帷幕,特地送还。”这一招可把齐军将领吓得目瞪口呆。

        第二天,小偷又潜入齐军军营,偷取了齐军将领的枕头,子发再一次派使者送回。第三天晚上,小偷偷走的是齐军将领头发上的簪子,子发依然把簪子送回给齐军将领。虽然没有一句威胁的话,但是,失物都是由子发派人送回来,明显的,子发这一方拥有技能自由进出齐营却无人能挡的高手!想到这神出鬼没的高手 三次都对准自己下手,接下来取走的极有可能是自己的人头,将军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马上下令撤军。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心灵鸡汤-小寓言大道理》相羊编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温馨提示:

        一般人瞧不起小偷,总认为偷鸡摸狗的行为卑鄙,殊不知只要肯放下屠刀,立地就能成佛。故事里的小偷立愿改邪归正,立志为国效劳,敢于跨出第一步,就是他超越其他人之处,足以为犯了错却踟蹰不前,提不起勇气转变自己的人向他看齐。

        从小偷为国立功,改写自己的命运,提醒众生,人之生也,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待人处世时,遇到品行不好的人,切莫歧视他、放弃他;只要他肯诚心改过,就试着去接受他、扶助他,说不准他将来的成就会比自以为高他一等的你更高!

        这则故事也让领导层体悟到懂得善用人才的领导人才算得上是成功的领袖,用人时切莫戴上肤色、背景、权势的有色眼镜才不致流失了人才!

Monday, November 16, 2015

财富是身外物


        法慧禅师有一个富裕的商人朋友,一天,富商约了法慧禅师到他府上一聚。盛情款待之后,主人请禅师到他的藏宝库里去,说要供养禅师一件珍贵的礼物。两人走到库里一个锁着的大木箱前面,富商小心翼翼地启开锁头打开箱子,顿时满室珠光宝气。

        富裕的商人正要开口炫耀,法慧禅师就问道:“这些珠宝都是你的?”商人得意洋洋地说:“是啊!这是我毕生积蓄的财宝。”

        禅师不以为然地说:“就只有这一些?未免太少了吧!”禅师的反应太出乎商人意料之外,他惊讶地问:“难道禅师有比我更多的财宝吗?”

        法慧禅师微笑点头道:“我所拥有的比你的多得太多了,根本无法计算。”富商好奇地问:“果真如此?收在哪?禅师能不能让我也开开眼界?”

        禅师趁机开示道:“你虽然拥有这么多金银珠宝,可是,为了怕被抢,你上街时不敢穿戴它;怕被偷,你也没胆量把它带在身上收在家里。为了安全起见,你必须建一座牢固的藏宝库,把它藏在木箱里,再用重重锁头锁起来。想要看它时,就得走进藏宝库,启开锁头,打开木箱看一看,摸一摸,玩赏一番,如此而已。我可不必这么麻烦,我只需到珠宝店,叫店里的职员把最贵重的珠宝拿出来,让我看一看,摸一摸,玩赏一番,与你又有什么差别呢?城里珠宝店不少,可以供我看一看,摸一摸,玩赏一番的珠宝是不是比你的多得多?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师父开示时引用的比喻)

温馨提示:

         治安不好,为了保住财物,一般人都谨记钱财不露白,曾几何时,贵重的金银珠宝都被锁在保险箱里,难得一见天日。故事里的富商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把金银珠宝深藏在藏宝库,仅仅满足于拥有金银财宝的意念,享受不到穿戴金银珠宝的乐趣,这种的“有”与“无”有什么差别?

        法慧禅师观机逗教,指出 众生愚痴,体会不到钱财乃是身外物,生没带来,死带不去,再多的财富何尝不都是在有生之年让我们看一看,摸一摸,玩赏一番,何必执着有无?

Sunday, November 1, 2015

安得住身心就是福


从前有一个长在盛世的国王,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出门有装饰豪华的銮舆载送,还有成群的侍卫在身旁拥簇着,有的为他开道,有的在左右侍候卫护。安乐的日子过得久后,国王觉得沉闷无聊,传出命令,谁能让他的日子过得有生气,给他身心愉快,他就会会重重赏赐他。

        有个臣子建议要带国王去打猎,动态的狩猎肯定比单调的宫廷生活刺激有趣。国王有生以来一直被保护着、惯养着,不曾知道打猎是怎么一回事,听说这是能给他的生活添乐趣的点子,立即要去试一试。于是,大家忙着准备猎犬、马、弓箭、分配护驾的侍卫等等打猎需用的器材。还没真正踏出皇宫,宫里已热闹起来,国王更加深信打猎能带给他所要的快乐。

        最初一两天,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国王果然觉得兴奋无比,自以为已拥有乐趣。越向深山里走,遇到的动物越凶猛,狮子、老虎、花豹随时会要人命。国王不禁联想到如果自己在对付猛兽时,若有敌人乘机来侵袭,那岂不是分身乏术,难以应付?他越想越怕,用生命换取这种刺激,代价未免太大了!他连忙对侍卫们说:“够了!够了!我们快快回宫去吧!”

        打道回宫后,国王深深舒了一口气说:“还是皇宫最好,最安全!”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一则师父开示时引用《道品菠萝蜜》的寓言)

温馨提示:

        故事在揭露人性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的弱点。国王身处福乐而不知惜福,妄想寻求刺激以达到更高潮的快乐,待遇到危机时,才后悔不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相比较之下,他才意会到能安住自己的身心,才是人间的乐事。

        扪心自问,我们不也常常犯相同的错误?年轻人饱尝了父母亲的爱,却盲目地只想向外寻求刺激,于是,有人用叛逆的言行伤了父母的心、有人离家出走去寻找心目中的理想的天地。殊不知外面的天地有等着吃人的虎狼、有等待你来踩的陷阱。等到吃了亏,受了委屈,侥幸的还能像国王一样,在受到猛兽伤害、敌人侵袭之前回到宫廷,不幸的就只能抱憾度下半生。阅读之余,应当引为警惕。

Tuesday, October 27, 2015

小草的启示


        爱花的王子在花园里种了许多花木,在园丁照顾之下,花木欣欣向荣,王子一有空就到园里来散步、赏花。一场病让王子好一段时间没法到花园来。王子病愈时正逢春天,那是百花齐放的季节,爱花的王子岂肯放过赏花的机会,他期待着看到园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王子觉得纳闷,召来负责看守花园的精灵,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精灵向王子报告说:“这里本来百花齐放,只是,后来出现了一些状况,每一种花木都在抱怨自己不如其他同伴:橡树抱怨自己不如松树那么高大挺拔;松树怨自己既不能像葡萄一样能爬在架上,也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的花朵;牵牛花感叹自己没有紫丁香的芬芳……总之,每一种植物都埋怨自己有不足之处,认为自己不够好,于是,它们个个垂头丧气,显得无精打采----花园就此变了样!

        王子感到失望,正要离去时,突然看到地上的小草长得很茂盛,朝气蓬勃,与园里暮气沉沉的花木有鲜明的对比,他好奇地问道:小草啊,园里别的花木都在抱怨自己不如其他植物而垂头丧气,都枯萎了,你怎么没有一丝埋怨的迹象?

        小草神色自若地问:“我有什么好埋怨的呢?”

        王子说:橡树、松树长得比你挺拔;桃树开的花朵比你漂亮;你没法散发像紫丁香的香味,你不觉得自己比不上它们而灰心吗?

        小草依然怡然自得地回答道:王子啊,我无需灰心,也不会垂头丧气,因为我明白,王子您如果想要欣赏挺拔的树木,会命令园丁种橡树、松树;您要漂亮的花,会命令园丁种桃树;想要芬芳的花香,会命令园丁种紫丁香,我知道您对我的期望是什么,所以,我安心地做小草啦。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学会感恩懂得分享》风云编著  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没有人能活得像一部百科全书,样样具备,囊括天下的优点。一个人如果处处想与人攀比,遇上不如人处就怨天尤人,他就会堕入怨怼的泥淖中,苦苦挣扎,难以脱身。这种人终日眉头深锁,活得很累。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各有自己的使命,最重要的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能把这个世界点缀得五彩缤纷。一座花园需靠挺拔的树、美丽的花、扑鼻的花香、鲜嫩的草拼缀配合才算圆满,所以,无论你扮演的是松树、桃树、牵牛花、紫丁香或是小草,你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都很重要,不必羡慕他人比你强,也无需气馁自己不如人。

       

Tuesday, October 20, 2015

三只毛虫要过河


河边树上有三只毛虫贪婪地嚼食树叶。它们一面咀嚼,眼睛并没闲着,溜溜转着向四方观望,想要寻找更鲜嫩、更可口的树叶。河的对岸有一片树林,树上那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叫它们看得垂涎三尺,都想越过河,去寻找更可口的美食。

        第一只毛虫迫不及待爬下树,朝着河边爬过去,找来找去却找不到桥。它寻思道:这里没人摆渡,有河必然有桥,否则人们怎么能越过彼岸?我只要顺着河边往下爬,必然可以找到桥。它提起精神开始寻桥的壮举。谁知它爬呀爬,爬了半天,仍然看不到桥的踪影,它那纤弱的肚皮不堪粗糙地面的摩擦而裂开,壮志犹未酬,一条命就报销了。

        第二只毛虫另有良策,它看到河边的枯叶两边卷起,活像翻转着的小船。它灵机一动,把枯叶翻过来,权当渡河的扁舟,这样,就不费力气,让扁舟渡它过河。谁知这如意算盘并不如它的意愿。枯叶只顺着流水的趋势往下游流去,它仍然没法登上彼岸。枯叶漂流不久,碰触到河里的小石子,翻转了。坐在叶里的毛虫随着掉进水里,溺水身亡了!

        第三只毛虫虽然也渴望能过河去寻找美食,但是凡事都必须按部就班,急不得!它依着传统,守着毛虫的本分,贪婪地吃叶子,把自己养壮了,接着吐丝作茧,直到时机成熟,它咬破缠得它透不过气的丝,化蝶轻松地飞过彼岸,不费力气,无需冒死亡的威胁,就找到它憧憬的树林。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辅导课程常引用的比喻)

温馨提示:

         现代人崇尚速成,以为那是效率,殊不知有人为了提前达到目标,不择手段投机取巧,结果揠苗助长,得不偿失,两只毛虫悲惨的下场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第三只毛虫懂得凡事必须按部就班,急不得的道理,压制欲念,安守本分,循着毛虫成长的过程,结茧时被丝层层包住,经历暗无天日、饥渴难耐的煎熬,最后尝到化蝶飞翔的轻松,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人生也是一样,一心为达成所欲,不择手段但求速成,最终不是与第一只毛虫一样壮志未酬身先死,便是像第二只毛虫一样触礁而亡。只有肯耐心随着成长过程,接受生活挑战的人才能像第三只毛虫,等待时机成熟了,自然能达到最后的成功。

 

        

Monday, October 12, 2015

多行不义必自毙

                                                                                           
从前,有一个生性善良、纯朴的人听人家说邻国有仙水,喝了可以成仙。他思想单纯,信以为真,认为人活在世上有种种烦恼,还有生老病死苦,不如学道成仙来得逍遥自在,于是,他怀着诚恳的心动身到邻国寻求仙水。

        来到邻国,他到处向当地人打听在哪里可以找到仙水?邻国的人听说他要在人间寻仙水,纷纷讥笑他痴人说梦话。但是,他求仙水的意志坚强,至心诚恳,不因人们的揶揄讥笑而退初心。

        一天黄昏时分,他来到一个农夫的家,向农夫求借宿一宵。农夫见他是外地来的人,好奇地问他何所为而来?他老老实实地说他听说这个国度里有仙水,凡人喝了可以成仙,他远道而来,目的就在寻求仙水。

        狡黠的农夫欺他纯朴直率,想要利用他当免费苦工,居心叵测地对他说:“啊哈,你这就问对人啦!这里只有我知道这个秘密。我不但知道仙水在哪,还知道仙树在哪。凡人想要成仙,只需爬上仙树,就能直接飞上天去做仙了,不是更直截了当吗?”

        愚纯的人一听大喜过望,要求农夫告诉他仙水和仙树在哪?农夫见诡计得逞,开出交换的条件,要那人在他家做一年苦工,才肯带他去成仙。思想单纯的人一心只在求仙水,不疑有诈,连忙答应。无论农夫派给他多难的苦役,他都甘之如饴,愉快地接过手,做得很勤快,丝毫没有怨言。

        转眼一年过去,求仙水的人要求农夫践约,带他去寻仙水与仙树。可恶的农夫哪知道仙水和仙树在哪?信口开河只不过在欺骗他,利用他当免费劳工而已。眼看下不了台,他把心一狠,带他到深山里,指着悬崖上的一棵古树,说:“那就是仙树,你只要爬到最高的枝头上,我叫你飞,你就向空中飞跃,保证你立即腾空成仙去了。”

        一心要成仙,那人不觉得农夫的话太荒谬,诚恳地遵照他的指示爬上树巅,也在农夫喊“飞”时纵身跳入空中。难以置信的是他并没有像常理一般跌入深渊,竟然腾云驾雾乘空而去,真的成仙得道了!

        这一来可把农夫愣得目瞪口呆,心里想道:我哪知道什么仙水、仙树?胡扯只为了欺骗他为我免费工作。带他到这里只为了让他摔死,免得他胡缠要仙水与仙树。看他真的成了仙,莫非那果然是仙树不成?

        农夫回家后,念念不忘那棵仙树,也想爬上去成仙。过了几天,他带着儿子来到仙树下,兴奋地爬上树,只等儿子喊“飞”,他就应声从树巅往下跳。深谷里传来一声惨叫,贪婪又狠心跌得粉身碎骨!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师父举《杂譬喻经》的开示)

温馨提示:

        佛经教我们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就算你不是佛教徒,我们也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活里绝没可能种苹果却长出橙子的道理,不也在证实“种如是因,结如是果”之不谬?

        故事里农夫不仅用欺诈的手腕达到私人的利益,更不该在无法圆谎时,竟然企图杀人灭口,罪加一等!姑不论世界上有没有成仙这回事,这故事不啻是在提醒世人多行不善必自毙!

       

       

Monday, October 5, 2015

穷和尚与富和尚


        四川的边境郊野地方有两位和尚,一位富有;另一位贫穷。有一天,穷和尚去向富和尚表示他这一生如果能到南海普陀山朝拜观世音菩萨,则夙愿已偿,不再有遗憾,他想征询富和尚的看法。富有的和尚说:我也想雇船到南海朝圣拜佛,已计划了好几年,虽然川资没有问题,但是至今仍然因缘不具足,没法成行,你凭什么去呢?穷和尚充满自信地说:出家人只需有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向富有和尚提及他云游南海朝圣的经历。西蜀离开南海好几千里,穷和尚靠托钵行脚能到,盘缠不成问题的富和尚却还待在西蜀边境的寺里等时机成熟、等水到渠成,不由得羞惭得无地自容。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中学课文《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彭端叔)

温馨提示:

        西蜀边境两位和尚的处世态度明确地告诉还置身于职场的年轻人该用什么态度去追逐人生的目标。穷和尚袋里没有钱,手中只有一瓶一钵,一路顶着风霜雨露,托钵行脚跋涉好几千里路,个中的辛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尽述,但是,身为出家人,他已圆了到南海朝圣的夙愿,那种成就感也非言语所能描述。故事标榜事业成败不在先天的禀赋,全靠后天的恒心与毅力,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人生要拼才能赢!

        富和尚败在抱着因循怠惰的态度等时机成熟,等因缘具足,去得成是我幸;去不成时我命,结果遂愿遥遥无期。在办事积极的人眼里,他少了冲劲的态度造成他无法圆梦,是为人处世最大的失败;但是,在不汲汲于功绩的人看来,他一切随缘,也有他逍遥自在的一面。

        

Friday, August 21, 2015

说话是一门艺术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替人放牛、做小工,一度穷得无以为生,权宜之计跑到皇觉寺出家。但是,他胸有大志,在乱世中成就了霸业,灭元建立明朝。

        他儿时的一位伙伴见他当了皇帝,想与他攀交情,到京城求见他。朱元璋固然想与这位旧交见面,却又顾忌他会在群臣面前提及旧日不堪的生活,有失帝王的颜面。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接见了他。

        那位旧交一进大殿,识相地行礼如仪,不但下跪高呼万岁,也懂得在讲到同捞同煲的昔日生活时用词含蓄而动听,博得龙心大悦。老朋友的话引起朱元璋忆起当年有难同当的苦日子,百感交集,立即重重赏赐以示今日有福同享。

        另一位当年与他一起帮人放牛的同伴听到朱元璋念旧的善举,也想来分一杯羹。他被召见时,依规矩行君臣礼后喜滋滋地提起与朱元璋的少年生活逸事。能与九五之尊的帝王共度过,这因缘非同小可,他一时得意忘形,口沫横飞地说:“您还记得咱俩当年给人放牛时,在芦苇荡里,我们曾经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待豆子煮熟,大家就抢着吃。结果把瓦罐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您还急着抓起地上的豆子往嘴里塞,结果被一根草根鲠住喉咙,还亏当时是我教您吞下一把青菜,才把草根带进肚里?”

        纵然说的是事实,但是在文武百官面前提及君主当年“偷豆子”、“猴急地抓撒在地上的豆子往嘴里塞”这一类的糗事叫朱元璋脸上挂不住。他又气又恼,寒着脸喝令:“哪来的疯子在此胡言乱语,把他拖出去杀了!”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心灵鸡汤-小寓言大道理》相羊编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温馨提示:

        说话不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大学问。

        除了哑巴,三尺童子谁不会说话?关键在于所说的是什么素质的话。体己的话叫人窝心、善解的话带着温煦、明理的话人人信服、得体的话入耳舒服、强词夺理的话徒惹厌憎、胡言乱语自贬身份、不顾场合,一味畅所欲言的话就像故事里那个莽汉,想要自抬身份,挖出两人的隐私糗事,以显示与已经飞黄腾达的旧交关系深,交情笃,不是一般泛泛之交,结果弄巧成拙,招来杀身之祸,是祸从口出,世人应引以为戒!

Monday, August 17, 2015

感人的承诺


      新泽西的一个矿井里,一个矿工在刨煤时误刨哑炮,当场被炸死。矿工死后,他的遗孀虽然接受矿场主人发放的一笔抚恤金,但是,她身无一技之长,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带了儿子准备回家乡。

        正当这对悲伤的母子即将离去时,矿工队长来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工餐厅做的早饭,建议她留下来开家面包店卖早餐,维持母子的生活。

        面包店开张的第一天,店里来了8位顾客。过后,来买面包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多至二三十位,但是从未少过8位。怪的是这8位顾客风雨不改,每天都来光顾。这8位矿工的妻子发现自己丈夫这种风霜雨雪都挡不住的习惯,觉得奇怪,却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矿工队长刨煤时被炸重伤,弥留时要求妻子在他死后,接替他每天去买一个面包。原来那是他们8个矿工兄弟的约定,要在兄弟有难时,义不容辞帮忙他的妻儿生活。于是从那时起,队长的妻子成了面包店每早必定报到的顾客。

        时光飞逝,矿工的遗孤已长大成人,接替年纪已老大的妈妈经营面包店,他用感恩心微笑着接待每一位到来的客人。前来光顾的客人照样是从未少过8个人,尽管已由年轻人代替老人,女人代替男人,唯一不变的是那8颗金灿灿的爱心。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心灵鸡汤-小寓言大道理》相羊编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温馨提示:

        这则故事感人之处在于矿工兄弟不动声色地扶持罹难同事的孤寡,在这个人走茶凉的功利社会里,更显得珍贵。

        古人讲诚信,一诺千金,一经承诺,再难也必定去实践。所谓“使生者死,死者复生,生者不食其言,是为信也”,矿工兄弟在同事死后不食其言,是一群讲信义的好汉,是世人的楷模!

        买一粒面包是小事,但是,风雨不改持续地给无助的孤儿寡妇金钱与精神上的支持则是一件深深感动人的事,8颗金光闪烁的爱心在冷漠的环境里发光发热。但愿能借这则故事将爱心播散到每一个角落,让友爱充斥四方。

       

 
v

Sunday, August 9, 2015

生命的脚步别走得太快


        一位年轻的公司总裁很神气地开着刚买的新车,风驰电掣地驶过住宅区。看到路边有小孩在玩,为避免撞到小孩,他不得不放慢车速,集中精神驾驶。

        正当他驶过一群小孩的身边时,冷不防有一块砖头飞过来,重重地砸在他的车门,漂亮的车门被砸了一个大凹坑。刚出厂的新车被砸坏,他既心疼也怒不可竭,气冲冲地刹车,打开车门冲出来,一把抓住那个丢砖头的孩子,凶巴巴地朝着那孩子,连珠炮似地问:“你这可恶的家伙!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可知道修理这扇门得花多少钱吗?你可知道你得赔我多少修理费吗?”

        那孩子没有正面回答他一连串的问题,只是带着泪,可怜兮兮地道歉:“对不起,我没得选择。如果我不这样做,我真的不知道有谁肯停下车来帮我。”一面说着,他一面指向一旁躺在地上的男孩,“那是我的哥哥,他从轮椅上跌下来受了伤,我没有力气把他抬上轮椅。请您帮我救救他,好吗?”

        总裁这才注意到有个男孩跌伤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救人要紧,他顿时忘记了他的新车、不再在意车门被砸了一个凹坑,他松开抓住孩子的手,转过身抱起躺在地上跌伤的小孩,让他坐在轮椅上,帮他处理伤口才转身离去。

        那个丢砖头的孩子看到车主不但不再凶巴巴地索偿,还帮他抱起哥哥,处理哥哥的伤口,感激得眼泪直流,连连对年轻的公司总裁道谢。总裁微笑着走向车子,摸触着车门上被砸凹的坑,微微一笑,决定不送车子去修理,他要用这道凹坑提醒自己:生命的脚步别走得太快,别再等到有人丢砖头过来,才发现身边有人正需要自己去帮忙!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不计较》墨墨编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里,为了赶上生活的步伐,谁不都在埋头疾走,眼里只有目标,看不到身边的人、事、物。

        政客把目光锁在寻找政敌的碴,他们看不到舒解民困能赢取民心,才是克敌的无形刀;商贾尽往钱缝里钻,他们体会不到薄利多销,财源不断,利己也惠民,是双赢的经营;办教育的眼里只有A,逼着学生往巅峰攀爬,以考A为目标,他们忽略了培植德育比智育更能造福社会,才是办教育的根本;赶路的人只盼能早一刻赶到目的地,看不到路边美丽的景色,辜负了造物者的一片心意。 生存目标若只剩下追求物欲上的满足,分秒必争,这一生会过得既紧张且劳累,就算达到所求,心灵仍然空虚,毫无情趣可言,那才是最大的失败!

        故事的主角有一颗愿意助人的慈悲心,他愿用被砸的凹坑时刻提醒自己:生命的脚步别走得太快,别再等到有人丢砖头,才发现身边有人需要自己去帮忙,堪为我们的典范!

       

       

 

Monday, August 3, 2015

拐杖


        有一个腿部受了伤,必须拄着拐杖走路的人腿伤痊愈了,依然放不下拐杖。他一再强调,少了拐杖,他没法站起来,更没有办法走路。就这样,10年左右,他与拐杖形影不离。

        有一天,他到朋友家吃饭。饭后与朋友聊得很开心,突然接到妻子来电,说家里有急事,要他赶快回家处理。事情紧急,他急忙起身,往回家路上走。朋友见他并没拿拐杖,依然走得稳稳当当,诧异得说不出话,见他已走远,只是目送他离去。

        走在路上,所有认识他的朋友看到他一反常态,没有拄拐杖也能健步如飞,都惊奇地看着他。他心急赶路,也没有注意到朋友异样的眼光。

        走到家门附近,他遇到一位老邻居。老邻居见他手里拄了十年左右的拐杖不见了,却依然脚步稳健,不由得呆住了,指着他,惊奇地问:你的拐杖呢?他这才意识到跟了他多年的拐杖并不在手中,他顿时感到失去依靠的无助,跌坐在地上,没法站起身,央求那位邻居到朋友家帮他把拐杖拿回来。

        邻居莫名其妙地问,“刚才,你没用拐杖,不是走得好好的吗?何必多此一举,再去拿拐杖呢?”

        那人先是一愣,接着理直气壮地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离开了拐杖就没法走路的呀!”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学会感恩懂得分享》风云编著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

        依赖性是成功的蛀虫,一旦养成依赖拐杖的习性,放下拐杖便觉得无所适从,更谈不到步上康庄的成功大道。

        生活里不乏溺爱孩子的慈母,举凡衣食住行,事事亲力亲为,孩子只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混沌儿;还有那纵容国民,管衣管食,不仅削足适履,降低教育程度去迎合国民,还为捧着真文凭假学问的国民安排丰薪厚禄的职位,结果,大家可想象得到一个充斥着拄拐杖的国民的国家会是怎样的景象?

        拐杖,是行动不便者的依赖,一旦体能恢复,便须放下,只有站在自己的双脚才有行动的自由,才能走上心目中的目标,滥用拐杖,势必导致自毁前途的恶果。切记!切记!

Wednesday, July 15, 2015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有一天,蝉、麻雀、蝴蝶、蜜蜂与乌龟聚集在花园里,各自叙述自己的生活感受。蝉文绉绉地说出自己的无奈:金风未动侬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

        麻雀的感受比较直接,它感叹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浑身是罗曼蒂克细胞的蝴蝶说它们蝴蝶一族宁为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蜜蜂有感而发,语带牢骚地说: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年辛苦为谁忙?

        乌龟无论行动或语言都比其他友伴慢一拍,它还没来得及发言,便看到捕鸟人被四个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慨叹所惊动,撒下落网,把蝉、麻雀、蝴蝶与蜜蜂一网打尽。乌龟伸头东张西望,确定捕鸟人已离去,才幸灾乐祸地指它的朋友是非只为多开口,谁知话才说完,冷不防有个孩子张开弹弓,射来一颗小石子,正打中它的头,乌龟痛得将头一缩,喃喃地说:烦恼皆因强出头。

(故事演绎自星云大师的开示,取材及改写自《言行的考察》《东禅佛教学院月刊#70)

温馨提示:

        语言是生活里最难修的一门功课,在议论纷争的情况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不差,想要一面抹墙两面光,难免顺得哥情失嫂意,甚至可能被编派为“蝙蝠侠”或骑墙派;在摸棱两可的灰色地带里,仗义执言则可能落得烦恼皆因强出头。

       华人常常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警戒子弟需慎言;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警惕子弟莫用语言招惹是非,引来无谓的烦恼。 闽南父母嘱咐子女有耳无嘴,意思是只准听,不许多嘴,要他们从小就养成少说是非的习惯;外国人不也有沉默是金的格言?一言以蔽之,没有必要发言时,还是无声胜有声比较高明。

        话虽如此,但是语言毕竟是传情达意的媒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靠文字,还得通过语言传达,只需谨记住说得多不如说得得体;说得得体不如说得对人有益,说对人有益的得体话,就万无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