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0, 2019

幸福的定义


        几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在巴刹买了菜,相约到邻近的熟食中心吃早餐。她们高声谈,大声笑。原来她们当中有人中了千字票,领了60多令吉奖金,呼朋引伴,到熟食中心喝茶吃点心。中奖的老人家一脸幸福,潇洒地说,她无儿无女,中奖的钱不与姐妹淘共乐乐,留待何用?

        60令吉在一般人眼中不算什么,却足以让这群老人家乐在其中。幸福,原来就这么简单!

        范仲淹是苏州人。他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及教育家。今日的学生可能弄不清他是谁,但是,只要提到他所作的《岳阳楼记》中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信大家都认识他。

        他自小失去父亲,母亲改嫁,他懂事后离家自力更生,生活很清苦。他祖上留下一块地,堪舆师说那是龙穴。中国人相信,如果把祖上的坟墓筑在龙穴,后代子孙会发达,甚至做皇帝。范仲淹知道了,就在这块地上盖私塾,让乡里的小孩在此读书。如今私塾没有了,代替它的是一座高中学校。

        不管你信不信风水这回事,将近一千年来,这里的确出了将近四百名进士,八十几名状元。从范仲淹不把龙穴留给自己旺子孙,显示他丝毫不自私,他的大爱成就了家乡的子弟,他的子孙也家道兴旺。

        当他看到发出去的爱开花结果,看到家乡里受惠的子弟光宗耀祖,他心里的欣慰与快乐就是幸福的根源!那将近四百名进士,八十几名状元饮水思源,对范仲淹的感恩是必然的。他们感受到长辈的爱,是幸福的一群。由一个人的爱心做起点,点燃了四周围爱的火把,这种温暖的感觉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带出了一个讯息: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他的福气就有多大

        这件史实告诉我们:心中有爱肯分享的人最幸福,

                                                被爱的人更幸福,

                                                制造幸福的人最有福!

      家人也是幸福的根源,发明镭的居礼夫人说:“家人要互相结合在一起,才真正是人世间唯一的幸福”。

                                                   家”与“房子”》

        一天晚上,有个醉汉卧在洛杉矶的街头,警察以为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把他扶起来,才发现他是赫赫有名的富翁。警察要送他回家。富翁拒绝了,他郁郁地低语,“家?我没有家!要回哪?”警察指着远处一栋豪华别墅,问他;“您怎么会没有家?看,那是什么?”富翁虽然醉得软成一摊,头脑还有点清醒,他看一眼远处那栋房子,冷冷地说:“那不是家,那是我的房子。”

        “家”和“房子”有什么不同?房子是家的形式,有门、窗、墙壁、屋顶,是可以供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的建筑物。房子里如果没有家人、亲属,少了亲情的味道就称不上是家。房子可以提供遮风避雨的用途,却庇护不了心灵的风雨, 这是家与房子之间微妙的差别。

        只有家才有温馨与亲情。你在外面受了委屈,房子只能供你歇歇脚;家才能替你抚平你心灵的创伤,提供你舔伤口的空间。只要有亲情,不论你搬到哪,哪就是家,所以,有家人,有亲情的人最幸福。不信你看看劫后余生的灾场,灾黎与亲人重逢时,无不是紧紧拥抱,脸上是无法形容的欣慰感。

        光是有家还不够,还得有国。家与我们关系直接而且密切,牵一发动全身,我们感觉得到;国默默地提供我们生活的环境,国民接受得理所当然,一般上国民只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才涌起爱国、护国的情操。

                                                《最后一课》

        夏丏尊翻译自《爱的教育》当中的《最后一课》,讲法国被希布鲁斯攻陷,敌人就将接手,法国学校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情形:一向偷懒的学生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上课,悔恨之前不珍惜学习自己国家文字的机会;村里的人放下工作也来上课;亡国的悲情弥漫在课室,很感动人。

        我们马来西亚的公民生长在幸福的圈子里,不论是英国殖民地时代或是独立后,我们的国家都很安全、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人民安居乐业。

        看看盛产石油的中东国家如伊拉克,他们的油产引起强国的觊觎,强安罪名,然后借词把它打个稀巴烂。有的国家领导人贪污滥权,引起讨伐声浪淹没国内,革命的怒火革掉了不少人命。兵甲子弹在暴君手中,老百姓用肉体挡子弹,后果不堪设想。

        同样是听到震耳的“碰”一声,我们会好奇去找看谁在放鞭炮;他们却是直觉地寻找躲避炸弹的地方。与他们比较,我们诚然是太幸福了,我国人民应该知福、惜福、 再造福。





Sunday, May 26, 2019

忍辱


      清明节孝亲报恩法会期间,义工们为到来报名者登记及写超度莲位。有一天,一位信众向义工抱怨佛堂不许祭拜时烧冥钞,害得她的弟弟在冥间没钱用,逼得向大耳窿借贷,如今他逃避大耳窿追债,不知躲到哪?她通过灵媒寻找,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找不到。她向我问责,说她弟弟不见了,要到哪请他来享用祭品?他身上没钱,岂非沦为饿鬼?她将一股怨气发泄在工作人员身上,要我们确定在超度时找回在冥间失踪的弟弟。

        乩童有神灵附身,能上穷碧落下黄泉,尚且找不到她弟弟,义工是凡夫,如何找?我们向她解释佛教的看法:告诉她,冥间没有大耳窿生存的余地,况且无论她的弟弟轮回哪一道,他已不再需要人间烟火,佛教只用经文超度。

        她不肯接受我们的解释,只一味无理取闹,破口大骂。幸亏有位浓眉大眼,声音洪亮的信众看不过眼,挺身为我们抱不平,怒问她要什么?她才讪讪走开。

        佛教徒修六波罗蜜,当中以忍辱最是知易行难,却是法会期间我们在海会塔前常修的功课。试想谁愿意平白无故地被辱,还得用欢喜心去忍受?偶尔,我们用拾得回答寒山的偈聊以按捺情绪。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侮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置?”拾得答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对无理取闹的人,我们不忍他、让他、由他,又能怎样?这算是被逼出来的忍辱。至于“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倒令我想起网络上读到释迦牟尼佛对他的弟子们谈起他修行的经历:一只水牛王找到一个水草肥美的旷野,便带着水牛群住进这风景如画,水草富足的福地。水牛们饿了有吃不完的肥美青草,吃饱了,可以在绿草如茵的地上悠哉游哉地散步。累了就卧下休息,生活过得很适意。

        不久,这种宁静舒适的环境被一只顽劣的猕猴破坏了----猕猴看到牛群自由自在地走动,心生妒忌,恶作剧地对着水牛扔石子,还爬上树采树枝抽打牛群。

        水牛王见猕猴无理骚扰,不出一声,带着牛群走开。尽管猕猴刁难追打,水牛王只管带着牛群快步离开。树神见牛的身躯比猕猴大又壮,不明白水牛为何还要怕猕猴,对它让步?水牛王答以种下欺人的恶因,自然有恶贯满盈的果报,所以无需与它计较。果然,猕猴见水牛不敢与它理论就离去,以为水牛怕它,心里得意,行为更放肆。

        猕猴认定它耍无赖的行为很管用,可以靠这一招吓走所有到来这旷野的生物,这样,它就能在这儿称王了。一天,有个猎人经过旷野,猕猴不知天高地厚,对着猎人扔石头,拔树枝抽打猎人。猎人岂肯忍受猕猴无礼?手起刀落,再补上一脚,猕猴就一命呜呼了。

        我们希望众生都来得及忏悔业障,猕猴如果及时回头就不致丧失性命。欺人太甚的人肯改过就不致恶贯满盈。吞得下受人侮辱的人用“人在做,天在看”的心理看待无辜受辱,将磨炼看成是在替自己消业障,就不会跟她计较了!




Tuesday, May 21, 2019

两块石头


        有座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寺庙就将落成,两块有灵性的大石头被送到寺前,交由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傅从中选出一块雕释迦牟尼佛像。两块大石头的质地相差不远,师傅从中选择一块质地稍稍好的石头动刀。雕刻过程中,那块石头频频抱怨师父弄痛了它。每一刀都雪雪呼痛,喊着要师傅住手。

        雕刻师傅何尝不知道石头被刀刮有多痛,他心里也不好受,但是,不经雕刻,如何雕得出佛像?他好言相劝道:“你再忍一忍吧,只需再过两个星期,你将成为受万人膜拜的释迦牟尼佛像耶!”将成为释迦牟尼佛像的荣誉鼓舞着那块大石头,它答应道:“好吧。我且忍耐两星期吧。”

        这两天里,雕刻师傅每镂一刀,它就像杀猪一样地喊痛,叫得师傅心烦意乱,很难专心工作,只好停下手,对那块石头说:“好吧,你就先歇歇吧。”说完,把那块石头搁在一旁。

       雕刻师傅转向另一块石头说:“现在轮到你了。我要将你雕成本师释迦牟尼佛像,诚如你看到的,雕的过程每一刀都是割肉一般的痛,你可愿意接受这种考验?”第二块石头心甘意愿地说:“您大可放手雕刻,这是一种磨炼,我绝对不吭一声。”

        两个星期过去了,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像终于大功告成,被供奉在新落成的佛堂里,信众从四面八方前来膜拜。到来膜拜的信众实在太多了,寺庙前面还没来得及铺上柏油的道路上的泥土地被众人踩得尘土飞扬。这时,有人看到路边那块被搁置的大石头,二话不说,把那块石头打碎了,将碎石铺在地上。于是,质地稍稍好的第一块石头成为让众人践踏的碎石;经得起磨炼的第二块石头被供在佛堂里,受众人膜拜。

        这则取材及改写自蔡礼旭老师讲述的《小故事大智慧全集》中,两块石头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的路是由痛与苦铺成的。纵然有伟大志愿,若经不起磨炼,最终仍然难以成大器,所以,第一块石头落得成为铺路碎石,被人践踏在脚下的下场。

        铺路碎石制止尘土飞扬,让信徒踏着进佛寺礼拜佛祖,也算对寺庙献了绵力,但是比起被雕成佛祖圣像的同伴,被踏在脚下与受信众恭敬与爱戴,毕竟有天渊之别。如果石头有知,想到自己原是首选,却因吃不了苦,忍不住痛,以致把光环让路给比自己稍逊一筹的第二块石头,它该有悔!

        人生何尝不也是如此,只有经得起千锤百炼才能成大器,面对生活的考验,应以这两块石头的下场为殷鉴去鞭策自己。

      




Friday, May 17, 2019

寻求成功的路


        杜金福老师是菩提国民型中学前课外活动主任,他荣升校长后,邀我去给学生讲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我告诉他我不会讲大道理,今日的年轻人也不耐烦听大道理,我会用历史小经典、生活见闻及故事与学生分享。

        我告诉学生,我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看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借别人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那是生活路上的捷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别人的成功里学习成功的窍门,让自己也一样成功,省下走冤枉路的时间与精力,同样的是生活路上的捷径。

                                                       《渔夫》

        有个成功的美国大富商,他平时很勤劳地工作,但是,他每年必定抽出一个月时间充电,住进海滨酒店,早晚到海边吹海风、看风景、散步晒太阳。

        他在海边认识了一个青年,交谈之下,才知道这个看起来有点像游客的青年原来是个渔夫。与其他渔夫不同的是他一星期只捕鱼两天,其他日子过得像来度假的游客,到处溜达,逍遥自在。

        商人对那青年说:“你还年轻力壮,正是生命的黄金时刻,为什么不趁这时刻多做工赚钱?”

       “哈!多做工赚钱?我年轻,有的是时间,这时候急着做工赚钱干嘛?”那青年轻佻地反问。

      富商却一本正经地提醒:“打好经济基础,你未来的生活才有保障嘛。”

      青年满不在乎地说:“我的生活很好啊。我一星期只打两天鱼,已经够我穿衣吃饭。你看我,生活有多写意,何必多劳苦?“

      富商耐心地说:“趁年轻时多赚点钱,老大后你就能像我一样,有钱度假,到海边吹海风、看风景、散步晒太阳,生活多写意啊!

     青年不屑地把嘴一撇,说:“我一个星期只工作两天,哪像你,一年绞脑汁11个月,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工作。”青年把话题一转,继续说:“我还不是跟你一样,在这儿吹海风,看风景、散步晒太阳?”富商讨了个没趣,只好走开。

      过了几年后,富商再到那个海边酒店度假,发现四周环境有很大的进展。他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时,有个乞丐上前向他讨钱买饭吃。富商认出那乞丐就是从前遇到,每星期只工作两天的渔夫。问他怎么沦落到做乞丐?

     青年惭愧地低下头说:“我很后悔当初不听您的劝告,以为日子过得好就心满意足。现在的时势不同,许多渔夫都采用新科技捕鱼,我没有储蓄,买不起昂贵的渔船与捕鱼设备,只好被淘汰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处世,必须把眼光放远。时代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顿下来,你拒绝向前走,周围的人事物循着步伐向前跨,当你从迷糊中惊醒自己远远落后时,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急起直追,也未必能跟得上。

     今天的科技一日千里,不只是人力资质要求大幅度提高,没有一纸文凭傍身,恐怕难以找到进身阶。今日的学生如果不充实自己,把该拥有的学历资格握在手中,将来就会像故事里的渔夫,被时代淘汰了。

                                                     《爱因斯坦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非常贪玩的孩子,总把妈妈的劝导当耳边风,让妈妈很担忧。

     一天,他正要与一群朋友溜出去玩,刚巧他的爸爸与邻居杰克叔叔打扫完工厂的大烟囱回来,拦住他,告诉他刚刚发生的事。

     两个烟囱工人抓住梯子,一级级往上爬。杰克走在前面,他的爸爸跟在后面。清扫完毕,杰克依然带头钻出烟囱。他爸爸看到杰克身上、脸上被烟灰沾黑了,以为自己也必然沾了一身一脸黑烟,便约杰克一起去附近的小河清洗干净才回家。他的爸爸仔细地又洗又擦,要洗个干净;杰克看爱因斯坦的爸爸身上脸上并不肮脏,以为自己也与他一样,只是草草洗了手就回家。路上的人看到杰克身上脏兮兮,脸上也被烟灰涂得像大花脸,以为他是疯子,都回避他、偷笑他。

     爱因斯坦听了,也忍不住笑起来。父亲见他并不了解暗示,便慎重地说:“孩子,这件事告诉我们,别人不能当你的镜子。看到别人,就以为自己也会是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白痴看到天才,以为自己也是天才,那就会闹笑话了!”

     爱因斯坦被父亲的话警醒,从此不再贪玩,不再逃课,改写他一生的成就,最终让自己的生命发出光辉。

     上一代的成功人士当中,有很多是白手成家。他们的学历不高,有的甚至没机会受学校教育,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但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力,经得起生活的磨炼,最终成为事业上的伟人。

     槟城一位最典型的人物要算丹斯里骆文秀,他童年时家里穷,没机会受教育,但是,凭着他坚强的意志力,他的事业涵盖了地产、建筑、汽车业等等,直到今天,没有人比得上他。

     我曾经在劝学生用功念书时,学生用丹斯里骆文秀为镜子比他自己,说丹斯里没读书,一样能成功,他怕什么呢?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像杰克叔叔,看到别人脸上没有烟尘,以为自己也很洁净。

     时代不同,社会的需求不一样。如果丹斯里骆文秀再生,他也会遇到重重阻挠。别的不说,单是成就他捞第一桶金的日本车厂未必会像几十年前的总裁,肯把汽车代理权交给一个没有学历,连日本话都讲不通的人。少了那块垫脚石,他的成功史就得重写。

     自问肯吃苦,意志坚强,有信心向丹斯里骆文秀看齐是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最基本的是你必须先有学历,那是社会对你最基本的要求。不跨出这一步,前面的路你根本走不下去!

Wednesday, May 8, 2019

语言就像钉子


        身口意三业中,众生最常犯的要算是口业。最常见的是有人为了发泄心中的怒气,伤人的话随口而出;也有人为了显才华,耍文采,用辛辣文辞调侃人为乐;无行的政棍嚼舌根捏造新闻诬蔑敌对党;更有那吃太饱没事做的三姑六婆用搬弄是非为枯燥的生活添油加醋而造口业,生活上难以避免的人我是非也是促成造口业的机缘。

        网络上《佛教哲理故事》有则故事《语言就像钉子》,讲的就是口业的恶果。

        有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青年,美中不足的是他对人讲话的语气总带着蛮强的语气,态度也欠礼貌。父母劝他,他不听;朋友批评他,他不理;师长纠正他,他低头不出声,却依然我行我素。

        讲话得罪人时,他不当一回事,耸耸肩,说:“Ah!有什么大不了?只是难听一点儿罢了,又不伤你一根毛发。”

        有一次,村里来了一位禅师,那青年对禅师说了不尊敬的话,村人责备他不应该对禅师无礼。他满不在乎地说:“有什么大不了?我只需向他道歉,不就没事了?何必大惊小怪?”

        禅师听了,微笑着对那青年说要讲则故事给他听。众人期待听禅师的故事,围坐一地。禅师说:有个猎人在山上遇到一只走失了妈妈的小狗熊,他见小狗熊很慌张,便把它带回家,小心翼翼地照顾它。

        几年后,小狗熊长大成为大狗熊,他和猎人一家人相处得很融洽。一天,大狗熊把邻居的玉米田糟蹋得一塌糊涂。邻人上门告状,猎人觉得很难堪、生气也很没面子。他拿起棍子狠狠地打狗熊,一边打,一边骂道,“畜生始终是畜生,算我白养你了!”打完,骂完,还把狗熊赶出门。

        第二天,气消了,开始思念狗熊。但是,狗熊已离去,他到处找都找不到,心里很后悔。

一天,  猎人入山打猎,冷不防一只猛虎扑到他前面。距离太近,弓箭已派不上用场。猎 人只好闭上眼睛,坐以待毙。突然,他听到搏斗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原来狗熊回来救他,把老虎赶走了。他高兴地跑上前,抱住狗熊,抚摸着它,就像狗熊还小时一样。回想起上一回不愉快的事,他向狗熊道歉。他摸着被他用棍子打的熊头与熊背,问它:“上次我打你,还痛吗?”狗熊回答道:“皮肉早就不痛了,不过,你讲的那些话,让我还是很痛、很痛。”说完,狗熊头也不回,跑回山上。

        故事讲完了,在场的人都感叹原来口业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一句“畜生始终是畜生“竟然切断了一段善因缘,只是,那个说话不经大脑的青年依然不以为然。禅师从口袋里拿出几枚钉子,对冥顽不灵的青年说:“把这些钉子钉在树身上。”青年照禅师的吩咐,三两下,就把那几枚钉子牢牢地钉入树干。

        钉完钉子,青年回到禅师身边,还没坐下,禅师就拿出拔钉工具,叫他把钉子都拔出来。钉钉容易拔钉难,青年大费周章,折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把钉子都拔出来。

        这时,禅师走到青年身边,指着树干上钉子留下的痕迹说:“钉子是拔出来了,但是,你可看到树干上钉子留下的痕迹?这像不像故事里的狗熊一样,棍子打的痛消失了,但是,猎人说过的话所造成的伤害却终生难忘?”

        伤人的话虽然无形无影,但是,听者心中的伤害却永远难消除。青年这才体悟到口业造成的伤害有多大,诚心诚意地感谢禅师的教导。

        对人不满、责备、嫉妒才会出恶言伤害、奚落、责备。如果你能平心静气想远一点,今天对这个人的不满、责备、嫉妒,过了一段时期,你就再也气不起来,就会后悔自己当时太冲动,好像猎人一样,后悔当初为什么讲话不留情。

        从猎人身上,我们学到讲话留三分,三思而后言。聪明的你,更应该学到当你不能确定你看到的是真相还是假相时,或你是不是有权插手管这件事时,请你别充当正义之神,用责备、讽刺、难听的话去替天行道。遇到想要出面打抱不平时,请先冷静地问你自己是谁?这件事轮得到你管吗?你凭什么责备与你无关的人与事,冒着造口业的险去讲难听的话,值得吗?

        有效的方法是看到有人做了犯规的事,将它当成教材,警惕自己,不要踏上那个动辄出口伤人的青年的后尘。


Saturday, April 27, 2019

轻轻松松做个快乐学佛人《寻求善知识》


        在周日佛学班,最大的收获是有机会接触善知识。善知识就是教导我们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贵人。不论身在何处,你何曾看到有谁的脸上写着“善知识”三个字?没有!因为善知识不挂在嘴上或脸上。引导人离恶修善不只是说来听听,或写给你看看而已,善知识用身体力行的身教引导你。

        四出寻求善知识的典型人物,首推善财童子。他遵从师命,先后向52位善知识学习,像他这么广学多闻的修行人,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善财童子就是观世音菩萨像里站在菩萨身边那对童男女中的男童,是华严会上的著名人物。(童女则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也称为龙女)。

        善财童子是福城中一位长者的儿子,文殊菩萨住福城时,善财童子是福城500童子中之一。他出生时,家里涌现许多奇珍财宝,所以取名为善财,但他却视财宝如粪土,只发心立愿要修行,终于成为菩萨。

         他最初从文殊菩萨处发菩提心,尊师命向南而行,向高人学习,先后向菩萨、佛母、比丘…..52位善知识参访请教,并且依教奉行。最后,在菩陀迦洛山,拜谒观世音菩萨,得到教化,而示现成菩萨。善财童子可说是虚心求法、广学多闻的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善财童子参访的老师并不都是大菩萨或大修行者,他最大的成就在于无论处顺境或逆境,无论与人接触是善缘或恶缘,他都把对方看成是来成就他的善知识,这才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重点!

         在生活中,我们没有可能一生只遇到善良的人,偶尔会有人来伤害我们、设法陷害我们,这时,如果我们能学善财童子,把逆境里的恶缘视为是来成就我们的善知识,不但不会怨天尤人,还会感恩他给我们的磨练。

         善财童子还有一件有趣的际遇,一天,文殊菩萨叫善财童子上山采药。他上山一看,漫山遍野无不都是药。他不知要从何下手,空着手回去见文殊菩萨,把情形告诉他。

         文殊菩萨叫他“是药的,就采来“,善财童子回到山上,采了一根草交给菩萨。文殊菩萨举起那根草,告诉众人:“此药能杀人,也能救活人----百千法门都是药!”

        《药草喻》说明了人在起心动念之前,天地万物无好坏之分,念头一转,认为它是好的,它就是好;认为它是恶的,它就是恶,所以,摒除主观与执着很重要。

          善财童子也在参拜观世音菩萨,祈求菩萨教诲、助他道缘、开他慧眼时,见证了众生根性不同,该以什么身得度,佛就以什么身度之。从观世音菩萨现鬼王身解救饿鬼,教我们以不能执著于表相;也教会我们千万不要轻视一般人眼中行为卑鄙的人,你怎么确定他不是菩萨在火中生莲花,其实是在度人?




     

Friday, April 19, 2019

老鼠分乳酪


        《心经》教我们“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教我们不要执著于外境与表相。能成功地用这种心态处世,人才能随缘自在,快乐逍遥。

        众生最感到痛苦的是总觉得环境对自己不公平:子女总觉得父母疼其他兄弟姐妹多一点而觉得委屈;学生觉得老师偏爱其他的同学而不满;甚至有人认为老天不公平,让其他人的品质外貌比自己优秀。心理一不平衡,心中自然油然升起委屈、不满、忿怒……等负面的情绪。

        于是,贪得无厌的子女心中,父母永远对他们不公平,给得再多是理所当然,稍微有偏差时则怪父母偏心,他们不会有满足的一天;学生视考试成绩好是他天资高又肯努力的成果,一旦考得不理想,就怪老师没教好,对他不公平;不懂理财,生活陷于贫困的百姓怪政府种族歧视、没有扶持弱势的他,对他欠公平。

        《老鼠分乳酪》叙述两只老鼠看到主人把刚买回来的乳酪放在桌上,便爬上桌去偷。乳酪太大块,两只老鼠,一胖一瘦,力量不均,用尽吃奶之力,仍然抬不动。于是,瘦老鼠躺在地上,四条腿抱住乳酪;由胖老鼠咬住它的尾巴,拖回老鼠洞。

         乳酪太大块,老鼠洞口太小,没法拖进去,只好再去偷一把刀来切。为了公平起见,它们量了再量,终于把乳酪切成一分一厘都不差的两块。两只老鼠各分得一大块,皆大欢喜。

        快乐的心情一瞬间就消失了,胖老鼠看了看瘦老鼠手中的乳酪,大声喊道:“欸,怎么你的乳酪比我的大块?不行!这样对我不公平!”胖老鼠坚持要换,瘦老鼠只好与它交换。才换过乳酪,不对!不对!瘦老鼠手中的乳酪看起来还是比胖老鼠手中的大,这对它不公平。就这样一换再换,瘦老鼠被闹得不耐烦。再闹下去,主人回来就会两败俱伤,瘦老鼠叫胖老鼠去请一位公证人公平分乳酪。

        这时,刚好有一只猴子探头进来,看看屋里可有食物?胖老鼠就请他来帮忙分乳酪。狡猾的猴子听到胖老鼠呱呱大叫,说瘦猴子的乳酪比较大块,把瘦老鼠手中的乳酪拿过来,装模做样地掂一掂,呣一声,就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经过这一咬,瘦老鼠的乳酪很明显地小得多了,它自然不服气,说这样对它不公平。为了公平,猴子在胖老鼠的乳酪上咬了两口。就这样地这边咬一口,那边咬两口,乳酪很快就被猴子吃光了。两只老鼠冒着生命的危险偷乳酪,再辛辛苦苦拖回洞,却因为斤斤计较,怕吃亏,结果,乳酪还没带进大门,双双连一点一滴都还没尝到,便被猴子吃光了!这就是爱比较、爱计较的后果!

        这故事教我们:爱比较,

                                      爱计较、

                                       怕吃亏,最后因为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而吃了大亏!


Saturday, April 13, 2019

轻轻松松做个快乐学佛人《鬼神护法的故事》

        不论你承认不承认,大人小孩的心里都怕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越是怕鬼的人,越爱听鬼的故事;却也有人坚持鬼神的故事散播迷信,蛊惑人心,其实,不管哪种性质的故事,只要带有教育性,都值得一听。中国名著《聊斋志异》讲的就是狐仙野鬼的故事、《西游记》就有牛魔王、白骨精等非人的角色,但是这些故事都在警惕世人,不都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都值得一读吗?
        学生想换一换口味,要求我讲鬼怪的故事。我从《佛教故事大全》中选出《鬼神护法的故事》提示他们责任的价值。就算是佛门中人,如果不知自重,也会让下三道的鬼神看轻,不惜为护法而冒犯他们。
        故事发生在公元1945年春天,虚云老和尚从云门禅寺到南华传戒。禅寺里住在同一个寮房的古根与传真两位师父一见方丈不在,第二天大早,禅师们都到佛堂做早课,他俩却赖在床上。古根师父说他身体不舒服;传真师父却说难得方丈不在,想偷懒一次。两人正要倒头躺下,突然,寮房的木门自己打开,一阵寒风呼一声吹进房里,风中隐隐约约有个黑影飘进来。    两个师父被寒风吹得毛骨悚然,更被那黑影吓得睡意全消。那黑影现形,竟然是个大头鬼:它的头比身体大、手比头大、两颗眼珠圆滚滚、满脸皱纹、头发拖到地上、长长的牙齿向外勾。
        鬼怪一进门,伸出大大的手,抓起传真师父,狠狠地摔在地上,指着他训诫道:“菩萨开道场,成就你们修行,你们竟然偷懒不上佛殿念经。该打!”说完,噼噼啪啪打传真师父的屁股,痛得他叫不出声。装病的古根师父虽然没有挨打,却早已怕得屁滚尿流,一面拿凳子用尽吃奶之力敲打床板;一面喊救命,说有鬼打人。
        佛殿里的师父们听说寺里闹鬼,都赶到寮房来,那鬼怪才飘然消失。 大家七手八脚扶起传真师父,只见他的屁股被打得又黑又紫,医了一个多月才复原。 两位师父都不敢住进闹鬼的寮房。
        寺里的道铭师父是军人出身,仗着身怀武功,精于拳法,自告奋勇,带把粗铁棍住进那间寮房。半夜里,寮房的门又自动开了,那鬼怪随着寒风飘进房。道铭机警地跳起身,伸手要拿放在枕边的铁棍,但是,全身像被绳子牢牢地捆绑,一动也不能动。
        鬼怪指着他,责备道:“你是佛门弟子,本来应该除去爱打架的习气,今天暂且不打你,如果不悔改,我会再来惩罚你!”鬼怪一离去,道铭师父的手脚才能动,他冲出房门喊救命,说鬼又来了!
        寺庙里的师父们见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人师父都喊救命,可见这鬼必然很厉害,都提着木棍来救人。来到寮房前,只见道铭师父怕得全身软绵绵,站也站不起来,说话也颠三倒四,连忙煮红糖姜汤给他压惊。
        那年四月,虚云老和尚回寺庙,徒弟们连忙向他报告寺庙闹鬼的事。当天晚上,虚云老和尚禅坐,看见一个穿着青袍白衣的老翁来到跟前,恭敬地向虚云老和尚说:“ 弟子住在山后已有几百年了,大师父您到南华传戒时,弟子也刚好不在,孙辈们不知好歹,到贵寺来扰乱,弟子已责罚他们了,今天特地来向大师父您道歉、谢罪。”
        虚云老和尚说:“你我不相同类,彼此能相安相处,不要再出现扰乱人就行了。”那位老翁告辞而去,从那时起,就不再有这一类的事了。
         这则事记录在《虚云老和尚的足迹》,应该是真有其事,不是虚构。
         佛道与鬼怪殊途,鬼怪原本是下三道。但是佛门中人若行为不当,不尽分内的责任,鬼神都胆敢越界欺负他,这则故事告诉世人不尽责的人其实是在自降身份,是最大的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