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2, 2018

物尽其用


        佛陀见弟子的僧袍确实已破得不成体统,就送他一件新袍。弟子离去后,佛陀为了要看看徒弟如何处理旧袍子,就到弟子的寮房去。见到弟子,佛陀问他:“新袍穿起来可舒适?还有所欠缺吗?”

        弟子向佛陀行礼毕,诚恳地回应道:“谢谢佛陀。新袍穿起来很舒适,弟子已不再有别的要求了。”

        佛陀问道:有了新袍,那你怎么处置那件破旧的袍呢?

        弟子回答道:禀报佛陀,弟子用那件旧袍替换已破烂的被单。

        佛陀点点头,继续问道:那破烂的被单报销了?

        啊!不,被单虽然破了,不能保暖,但是,弟子把它改成一幅窗帘还绰绰有余呢!

        那旧窗帘呢?丢了?

        哦,不,弟子把旧窗帘撕成四片,替代了厨房的抹布。

        旧的抹布不能再用了?

        旧抹布没法再用,所以弟子把破旧的抹布绑在杆上就可以用来抹地板。

       破烂的地拖布终于不再有其他用途了吧?

        佛陀,地拖的布确实是太破烂,弟子小心挑出还能用的线,搓成灯芯。佛陀您房中那盏灯的灯芯就是用旧地拖布的线搓出来的。

        佛陀听了,心生欢喜----他的徒弟十足遵循他的教导,善于物尽其用,不浪费资源。天下万物皆各有所用,只要你肯动脑筋,你就能为他们寻找出他们的功能。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一则网络贴文)

温馨提示:

        今时今日,环保的口号处处闻,人人都以做环保尖兵为荣,也确实看到世人开始懂得珍惜资源,这是可喜的好现象。问题是一触到面子问题、怕输文化,满口环保的人,行为就顿时与环保背道而驰。

        走在时代尖端的女士,衣着用物不肯落人后,于是,还能穿、还能用,却跟不上潮流的衣物用品被打入冷宫了;为了表示阔绰,不少食物被剩留在碗碟里,糟蹋了;来自暴发户国家的子民为了怕输,吃自助餐时尽把食物光,结果吃不下,浪费了,不但暴殄天物,还惹来恶名,也丢了他们国家的脸!

        佛陀时代,没有人讲环保,也不见有人在做环保回收,但是,佛陀教导弟子们物尽其用;弟子也自动自发,没有辜负佛陀的教导。佛已入灭,佛陀的教育依然流传,无需口号,也无需从旁监督。但愿天下众生都能与之共勉!

 

 

 








Friday, October 27, 2017

稀世的国宝


        西元前四世纪,意大利有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因为冒犯了国王而被判绞刑。

        最叫皮斯阿司放不下的是死前没法见到远在百里外的母亲一面。他渴望能向自己没法给于养老送终的母亲道歉。

         国王知道了这件事,被皮斯阿司的孝心所感动,特别开恩,答应让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见面,只是,他也给皮斯阿司出了一道难题:他必须找一个人来代替他坐牢,如果他在绞刑期没回来,还得代他受刑。

        试问有谁肯无端端代人坐牢?何况如果皮斯阿司失约,还得冒着受绞刑的危险?国王所开的条件难倒了皮斯阿司。正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他的朋友达蒙竟然承诺愿意接受国王的条件顶替皮斯阿司受罪,让他回家与母亲诀别。

        日子在大家屏息等着看事情的发展中过去,完全没听到皮斯阿司的消息。眼看刑期就快到,仍然不见动静,人人都深信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白白做了替死鬼。

        达蒙在风雨交加中被送往刑场的路上,冒雨围观的人不是为达蒙感到不值;就是笑他傻,拿生命开玩笑,只有刑车上的达蒙一脸慷慨就义的豪情。

        在围观者议论纷纷中,追魂炮点燃了、绞索也已套在达蒙的脖子上了,有人惋叹、有人不忍,每个人的心里却都一致在责备皮斯阿司卑鄙、出卖朋友。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皮斯阿司的身影在风雨中飞一般地跑过来,一面高喊着:我回来了!

        这感人的一幕撼动了每个在场者的心,消息也火速传到国王的耳中。国王亲自赶到刑场,他要亲自见证国内优秀子民:一个对朋友有坚定的信心,肯为圆成朋友行孝的宏愿而坐监,就算朋友赶不及回来,他也无怨无悔为他而丧失生命;另一个忠孝仁义一项都不缺:他忠于对国王的承诺、对母亲尽孝、对肯冒生命危险帮助他的朋友仁义,有如此子民,国王感到无限自豪。他亲自为达蒙松了绑,亲口赦免皮斯阿司的罪。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道理(诚信篇)》黄润之主编 培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温馨提示:

         凡夫都有私心,试问有哪个父母会乐意见子女学达蒙一样,挺身而出,代尽孝的好朋友坐牢,甚至可能因好友失约而代替他受死刑?今日的父母谁不期望子女都能成龙成凤,更甭期望他们肯让子女为成全别人,牺牲自己。

        自我心重,惹祸上身的子女只会怨天尤人,生死关头,有多少人会为了自己没法给父母养老、送终而赶百里路,回去向父母致歉?溜出法网束缚后,能克服人性的自私,愿意守信用回去受刑的人也已不多见。

        仁义爱民的君主已稀有,懂得欣赏子民的优越素质,肯缩小自己,“亲手”为达蒙松绑;“亲口赦免皮斯阿司的罪,用行动勉励年轻人为国人立下忠孝仁义的典范,这种国王更是难得。

        这则故事很感人,故事的角色更值得我们模仿:达蒙对朋友有坚定的信心,肯为圆成朋友行孝的宏愿而坐监,就算朋友赶不及回来,他也无怨无悔为他而丧失生命;皮斯阿司忠孝仁义一项都不缺,他忠于对国王的承诺、对母亲尽孝、对肯冒生命危险帮助他的朋友仁义;国王懂得欣赏子民的优良品质,肯缩小自己,“亲手”为达蒙松绑;“亲口赦免皮斯阿司的罪,用行动勉励年轻人为国人立下忠孝仁义的典范。这三位都是稀世的国宝!

       

Sunday, October 15, 2017

贪泉


        离广州三十里左右的石门有一泓泉水,名叫贪泉。当地的人都深信凡喝过贪泉水的人都会变得贪婪无比。

       自古以来,官吏最忌被视为贪官污吏,所以对贪泉有禁忌,总是远远避开。就算必须从泉边经过时口渴难耐,都宁可极力忍住,谁都不敢取贪泉的水止渴,以示清廉。

        东晋吴隐之被派到广州当刺史,他走马上任时,路经贪泉,随从把这一向来官吏对贪泉的禁忌告诉他。谁知随从期望他入乡随俗的话反而引起他的好奇,他想近前去看个究竟。吴隐之一看那被渲染得让官吏视如洪水猛兽的贪泉只不过是普通的山泉,便蹲下身,用双手捧起泉水凑近嘴边。随从看到他要喝贪泉的水,无不大惊失色,急忙劝止他道:“大人,贪泉的水万万喝不得!”

        吴隐之看到随从焦急的模样,不禁哈哈大笑。他无动于衷,照喝不误,接着向随从解释说他认为贪与不贪在个人的品德,与泉水无关。生性贪婪的人,就算没喝贪泉的水,一有机会,仍然会贪赃枉法,掠取非分的财物;生性清正廉洁的人,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依然清廉不贪。他还赋了一首五言绝句《酌贪泉》:“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以明志。说古来有人认为有谁喝了贪泉的水,就会萌生牟取千金的念头,聚敛无餍,贪得无止境;设若拿贪泉水给视富贵如浮云,弃帝王宝座如敝屣的伯夷与叔齐两兄弟喝,他俩必定不会改变初衷,品德高尚如故。

        东晋社会风气糜烂奢华,贪官敛财的现象普遍,吴隐之在这股浊流中粗茶淡饭,生活简朴。他不但本身清廉节俭,也立下典范,属下官员都不敢贪赃黩货。他一扫当时的歪风,深受百姓的爱戴,也流芳千古。吴隐之用行动证明了本质不贪,贪泉水不会改变高尚的素质!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副刊的一篇佳作《出淤泥而不染的吴隐之》)

温馨提示:

        吴隐之说得对,贪与不贪全操纵在人的品德,与泉水无关。食物饮料取道口腔,进入肠胃,最后或化为人体营养,或化为粪尿排出体外。就算不洁、带菌,顶多只能致病,绝没可能影响吃喝的人的操行与意念;贪念则是人的情操。眼睛接触到想要的东西、意识里油然产生想要霸占的贪念、脑筋随即编排出攫取的策略,或强权霸占、或耍手段豪夺巧取,为达目的,无不用其极,衍生出复杂的社会问题,所以,贪是高踞三毒(贪、嗔、痴)之冠的意业。

       贪婪之徒中饱私欲之余,不责怪自己自私的恶行,反过来嗔怪泉水陷他于不义,那是强词夺理推诿罪名,敢做不敢当,临入棺材还要拉个垫背的人,理应罪加一等!

        天下的泉水只有清与浊之分,不可能有贪与廉之别。广州石门的贪泉只因曾被贪婪之徒所饮用,竟代不负责任的恶徒扛起莫须有的罪名,何其无辜啊!

Thursday, September 21, 2017

诚实是助人成功的美德


        安东尼凭着良好的资历与优秀的考试成绩应征雅利安公司招聘高级职员,成功进入十名复试者之一。饶是如此,他依然很紧张,因为要在美国环球广告代理公司谋职本来就不简单,何况复试是由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贝克先生所主持。这位从报童出身,直闯上美国最大的企业家宝座的贝克先生,人生经历丰富,处事精明能干,观察人事物眼光锐利,在他的面前,应征者的缺点难以遁形。

        复试当天,安东尼一走进会客厅,坐在沙发正中的主考官便站起身,表情激动地迎向安东尼,一面快步向前,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说:是你!原来你就是安东尼!安东尼认得出那人正是贝克先生,却不明白他怎么会有这种热情而熟稔的表情。

        不等安东尼开口,贝克先生紧接着说:我找你找了好久,没料到来应征的人原来是你!贝克先生又惊喜又兴奋,转头对在座的其他几位考官说:“先生们,让我来介绍,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安东尼有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搞不清自己何曾救过贝克先生的女儿?不容他提出心中的疑问,贝克先生已经一把将他拉到沙发前,让他坐在自己的身旁,继续对考官们说:只怪我划船的技术差,才会让女儿跌进密西西比河里。要不是幸运遇到这位年轻人,我女儿就没命了。继而转头对安东尼道歉,真抱歉,当时我的心太急,只顾着照料女儿,竟然忘了向你道谢,也来不及请教你的大名,你就离去了。

        安东尼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开口,他不急不缓的对贝克先生说:贝克先生,也许您认错人了,我以前从没见过您,也不曾救过您的女儿……”

        贝克先生语气肯定地说:年轻人,难道你忘了吗?四月二日,在密西西比河公园,我的宝贝女儿跌进水里,你奋不顾身下水救人……我没认错人!我永远不会忘记你脸上的痣!”

        安东尼指正他说:“贝克先生,您肯定是认错人了。四月二日我没到密西西比河公园;也不曾救过任何人。对安东尼的作答,贝克先生愣住了,但他随即笑着对安东尼说: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

        几天后,安东尼就接到成功被录取的聘书。

        一天,安东尼与人事部主任戴维先生闲聊时,关心地问戴维先生贝克先生可曾找到救他女儿的年轻人?戴维先生不禁失笑,回答道:女儿?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有七个应征者就是因为他的女儿而被淘汰出局的!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道理(诚信篇) 黄润之主编  ;培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温馨提示:

       十名复试者当中,若有谁曾救过贝克先生的女儿,这正是贝克先生报恩的良机,肯定能顺利通过他所主持的应征复试。懂得投机取巧的应征者一旦被误认为是他女儿的救命恩人,岂肯轻易错过?当中七个应征者就因为以为有机会冒充而被淘汰出局。他们看似栽在贝克先生设计的陷阱,实际上是败在自己不诚实的行为。

        安东尼不屑冒名邀功,就算贝克先生一再认定他是女儿的救命恩人,却据实以告。这种不邀功、不用欺诈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诚实品德正是公司聘用人才的首要条件。安东尼被录取是他之幸;也是公司获得个优秀职员之幸。

        人类的智慧越开发,社会的竞争越激烈,越多怕输的长辈会灌输子弟以走捷径的伎俩。殊不知捷径有可行,也有不可行,稍有偏差,会促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恶果。那七个走捷径而闯进死胡同的应征者可为世人的警惕。年轻人应以安东尼的品德为楷模,牢牢记住:诚实是助人成功的美德!

 

Thursday, August 24, 2017

嗔火能烧功德林


        一对结婚多年仍没有孩子的夫妇,丈夫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借口,坚持娶姨太太为他传宗接代。他的大老婆虽然有万般不甘心,却奈何不得。

        姨太太进门一年,果然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初当人父,做爸爸的简直乐坏了,不仅疼家里的小王子,对孩子的妈也加倍疼爱,明显地冷落了太太。原本就视姨太太为眼中钉的大老婆,见丈夫把姨太太母子当宝贝一般在疼,心里更是如一把火在焚烧。尽管心里又酸、又苦,更多的是恨,只是,碍于情势,她表面上表示难得有男孩来传香火,对男孩疼爱有加。

        心魔无时无刻不在煽惑她去拔除眼中钉,只是,在孩子的妈严密的保护之下,她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直到男孩两岁了,姨太太见一家人都疼惜她的儿子,稍稍放下防范的心。一天,大老婆趁着姨太太不在孩子身旁,拔下头发上的金钗刺进男孩的头顶。男孩惨叫一声,就失去知觉。等他妈妈发现时,他已失救了。

        孩子无病无痛就死了,事情有点蹊跷。家里唯一可疑的人是大老婆。只是,无凭无据,不能入她以罪,只能暗中观察。好多次看到她幸灾乐祸的表情,姨太太心理已有个谱,却由于少了人证物证,奈何她不得,只能天天以泪洗脸,最后,她因为悲痛、积怨而病倒。

         看到她无助,大老婆露出庐山真面目,对她冷嘲热讽,语言间让姨太太肯定她就是杀害孩子的凶手。过度的忧郁,姨太太终于带着仇恨死去了。

        就在这时,大老婆竟然如愿怀孕了!她整天笑眯眯,庆幸自己拔除眼中钉,还因为怀孕而重获丈夫的爱,一举两得,下手虽狠,却自认做得很对。

        十月怀胎,她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娃娃。能生女儿就能生儿子,他夫妻俩觉得女儿能为他们带来弟弟,把女儿当宝贝。万般宠爱在一身,小女孩却没福气消受,养到两岁就莫名其妙地死去。大老婆深受失去孩子的打击。谁知,她后来接连生了五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养到两岁就夭折了。大老婆一再受到孩子夭折的折磨,心力交瘁,憔悴得不成人形。

        一天,大老婆遇到一位比丘尼。比丘尼问她可还记得丈夫的姨太太?大老婆心里有鬼,觉得浑身不自在。比丘尼问起姨太太那无缘无故死去的儿子,她更是怕得发抖,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她终于供出当年暗杀小男孩的罪行,要求比丘尼帮她化解。

        比丘尼告诉她:那6个两岁就死去的孩子都是姨太太的冤魂来投胎,要让大老婆也尝尝丧失孩子的痛苦。大老婆求比丘尼帮她消除业障。比丘尼建议她到寺庙去超度姨太太,解开她心里的冤结。

        大老婆到寺院的路上,遇到一条张着血盆大口的毒蛇向她扑过来,她吓得昏了过去。比丘尼刚好在这时赶来,对着毒蛇开示道:“毒蛇,你应该满足了吧!她害了你一次,你却已经报复了6次。更重要的是她已知悔过,正要到寺庙去求佛超度你,难道你为了心里缠结的仇恨,宁愿生生世世留在畜生道受苦吗?”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一则生活营副题讲座的比喻)

温馨提示:

        唐朝诗僧寒山有首诗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怨怼、愤恨的火一在凡夫心里燃烧,最先被烧掉的是理智。人一旦失去了理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一般读者都把目光聚焦在大老婆的恶行:认为大老婆为了宣泄心头愤懑,竟然对一个小男童下毒手,是心狠手辣的女人。至于姨太太为了怨怼大老婆杀了她的孩子,积怨难消,才会6次投胎报怨仍不甘心,还化身毒蛇要加害杀儿凶手,则被视为是仇恨的反应。其实,两个女人的爱恨情仇纠结不清,加上丈夫处置不当,更加强了两个女人的心病,三个人都算是这出悲剧的罪魁祸首。

         虽然,姨太太并非主动横刀夺爱,但是,姨太太进门,分薄了大老婆夫妇间的爱,破坏了家庭的和谐,试问有哪一个女人能吞得下另一个女人闯进自己的家鸠占鹊巢?尤其在母凭子贵,取代了她在丈夫心里的地位时,饱尝被冷落之苦,能不又妒又恨者几稀!明智的男人如果懂得感恩大老婆的包容,助他圆满有人传香火的大愿,处处顾虑她的感受,弥补对她的亏欠,悲剧就不致上演。丈夫其实扮演决定性的角色!

        姨太太在得宠时,若肯认清自己的身份,体恤大老婆的委屈,用柔情浇熄她心头的怒火,对人慈悲就是对自己慈悲,大老婆的怒火就不致失控烧到她身上,儿子也就不会无辜牺牲了!

        比丘尼的开导有如醍醐灌顶,让姨太太猛然醒悟到无休无止肆意报仇,只会制造更大的仇恨。就算把大老婆咬死了,也化解不了两人间的仇恨,反而是从人道纠缠到畜生道,何若由大老婆求佛超度,让姨太太超生善道;大老婆本身向佛前求忏悔业障,减轻罪愆,才是双赢的补救法。

Sunday, June 18, 2017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一个单身女郎搬家,发现邻居是一个穷寡妇带着两个小孩,下意识里感到那一家人在物质上会来捡便宜。她下决心不让他们有所依赖。

        一天晚上,市镇停电,女郎独自在烛光下用晚餐。突然听到敲门声。她摸黑走出厨房,听到大厅门外传来邻居小孩叫门的声音,还紧张地问她家里可有蜡烛?她肯定准是邻居穷得连蜡烛都没有,遣小孩来向她借蜡烛。她心想:哼!果然不出我所料。我正好趁机会让他们知道我绝不会是可以让他们依赖的人!

         她打开大门,门外的邻居小孩一看到她就问:阿姨,请问你家可有蜡烛吗?她劈头狠狠地吼:没有!然后顺手要关上大门。那穷小孩的手脚比她更快,用手顶住门,急急地说:我就知道你初搬来,家里准没有蜡烛。说着,递过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家里又没有蜡烛,所以,我们给你送两根蜡烛过来。

        那女郎意识到自己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又惭愧又自责,感动得掉下眼泪,把那小孩紧紧地拥入怀里。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一则网络上的故事)

温馨提示:

        人心不古,女郎单身在外,对四周环境提高警惕,原是无可厚非。单身女郎触觉敏感,对新邻居设防,也是一般人的正常反应。只是,贫富不是鉴定道德的准绳,爱捡小便宜是贪婪的坏习惯,犯者不分贫富,女郎以邻居是穷寡妇便断定她那一家人会在物质上来捡便宜,那就让人不能认同!

        从邻居在停电的晚上送蜡烛的善举,女郎感动得掉泪,惭愧、自责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平时有这种心态的人应当引以为鉴。

Saturday, May 6, 2017

为你的心境开一扇快乐的窗子


        有个生性乐观的英国人,就算是遇到不愉快的事,他都有办法转个念头,往快乐的境界里看,所以,他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由于他认为自己天天就像活在天堂里,无需求神接引他上天堂,他于是不信神也不拜神。

        神的权威受到世人挑战,心里很不是滋味,等那个乐观的英国人死后,神要惩罚他,把他关在一个酷热的房间七天,看他还快乐得起来吗?期满之后,开门让他出来,虽然热得浑身是汗,但是他的神情轻松愉快。神觉得很诧异,问他:“在那么闷热的环境里待七天,你怎么还快乐得起来呢?”那人回答道:“神啊!您可知道我们英国人最期待的是阳光普照的日子。每逢遇到大晴天,我们都会到海边做日光浴,医院甚至把病人带到院子里晒太阳。我感到热时,想象自己正在享受日光浴,怎会不快乐呢?”

        神拿他没辙,继而把他关在极寒冷的房间七天。七天后,神看到他依然开心地走出房间,仿佛有所期待的样子。神摸不着头脑,问他被关在寒彻骨的环境,还会有什么事好开心的?有什么好期待的?他轻松地说:“在英国,这是12月的气候,我们期待庆祝圣诞的热闹气氛、期待接收圣诞礼物、期待拿花红,更期待接下来的新年假期,有谁会不快乐的?”

        道理似是而非,神虽然被他的歪理气煞了,但是,他确实能耐得起人所不能的艰辛,而且接受得那么愉快,神也奈何他不得,只好不再来为难他,任由他快乐地自由游荡。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一则听来的故事)

温馨提示:

        再艰辛的境遇都蕴藏着光明点,只差在有的显著;有的隐晦。懂得自我调理的人就算陷在困境,只要镇定地寻找窍门,用智慧转念头,将眼光专注在光明的缝隙里,提起脚步,循着光线走,终有脱困的一天。

        故事里的英国人在酷热中用日光浴排解感官上的难受,换上享受日光浴的快乐;用期待圣诞节的狂欢气氛、礼物,用年终花红及新年长假陶醉自我,无视寒彻骨的难堪,让法力无边的神也奈何他不得,这就是他掌握快乐的法门。

        人生际遇各有不同,谁会遇到什么困境,没有人能说得准,所以,应对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读多看,吸取他人的经验再举一反三,面对困难时,就能祭出适合的法宝,化艰辛为快乐。

        要做个常乐无忧的人,请谨记住:为自己的心开一扇快乐的窗子,天天心境自然清安自在!

 

Sunday, February 12, 2017

用感恩改变命运


        佛陀时代,有个老年人,他五个孩子都不愿养他。老人的生活没有着落,走投无路,只能沿街求乞,觉得人生很苦,既怨孩子不孝,也悲晚年命运凄惨,感到很无奈。

        一天,他遇到佛陀,要求佛陀改变他的命运。佛陀问他:你知道感恩吗?”“感恩?我不懂什么叫感恩,请佛陀指点迷津。老人诚恳地向佛陀请教。

        佛陀开始教他如何感恩:不但对对你好的人要感恩,也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怎样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你的定慧。总之,你要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这一段恭录自《持戒的力量》)。佛陀还教他持之有恒地感恩,到一定的时候,命运就会改变了。

        老人听取佛陀的教诲,他最先向柺棍感恩:因为他出门讨饭时,柺棍帮他驱走野狗,是称职的打狗棒;在崎岖的路上行走,上下上坡时,柺棍是他最安全的支撑;累了枕着它睡觉时,柺棍是他幸运的依靠,所以,他对这根柺棍千感恩、万感激。继而他感恩施舍他的人、甚至伤害她、欺骗他的恶人。久而久之,他内心不再有一丝怨恨,只有感恩之心,契入三昧,成就了感恩柺棍三昧

        一天,他趁着佛在讲经,要去感恩佛的教诲所赐予他的幸福,带着感恩心去听佛说法。佛看到他,对大众说:今天,请一位老修行者来讲他的感恩三昧

        他的五个孩子也来听佛说法,听到父亲对一根柺棍都要至诚感恩,想到他们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亲不知感恩,比反哺的慈乌、跪乳的羔羊还不如,孝心显发,听经后,争着要孝养父亲。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网络上的佛教故事)

温馨提示:

        教导子女,身教胜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模,受人点滴恩惠,懂得涌泉以报的父母,虽不必出一言一语,在他们熏陶之下,子女自然而然也跟着懂得对人感恩、对父母孝顺。

        老人年轻时不知感恩为何物,视一切因缘为理所当然,看在儿子眼里,父母生育及养育也是天经地义的事,理所当然,无需感恩也不必回报,是以五个儿子都不愿扛起孝养父亲的责任。

        经佛陀指点迷津,老人身体力行,既感恩施舍他的人、磨炼他心智的人、教导他自立的人、助长他的定慧的使他坚定成就的人,甚至感恩没有生命,却在日常生活中对他诸多贡献的柺棍。他无所不及的感恩心触动了儿子们,改变对父亲冷淡的态度;儿子们的孝心随着改变了老人的命运。

        这则故事教我们以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要改变命运,何需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