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30, 2011

谁耍谁?

                                                           

        动物园里,大人指着笼里的猴子对他的儿子说:“这种动物叫做猴子,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

        他的儿子问:“何以见得呢?”

        “不信你等着瞧吧。”大人一面说,一面从提包里掏出一颗花生,朝笼里大猴子的背后扔过去。只见大猴子急转身,用嘴接住花生,再用爪子从嘴里取花生,剥开吃掉,样子很滑稽。小孩看了笑起来,大人被逗得很开心,重复着从提包里取出一颗又一颗的花生,扔向大猴子的背后。大猴子故技重演。就这样,大人不断扔花生,大猴子不断接花生,直到一大包花生都扔完了,大人和他的儿子才兴尽离去。

        路上,儿子问他的爸爸:“你为什么将花生都扔到大猴子的背后呢?”

        大人得意地笑道:“我要猴子翻转身子接花生,来回折腾它才有意思呀!”

        儿子信服地说:“爸,您真行!”

        大人解释说:“猴子这种动物自以为聪明,其实它被咱们耍了还不知道,真可悲!”

        在动物园里,大猴子指着笼子外面的人对小猴子说:“这种动物叫做人,是专供咱们猴子开心的。”

       “何以见得呢?”小猴子问。

       不信你等着瞧。”这时,正好有个大人往笼子里朝大猴子的背后扔花生,大猴子急转身,用嘴接住花生,用爪取花生,剥开吃掉,样子很滑稽,逗乐了大人和他的儿子。于是,那个大人一颗又一颗地扔,一大包花生全都扔给了猴子。

        大人牵着小孩走后,小猴子问大猴子:“您为什么要转身用嘴去接花生呢?”

        大猴子得意地笑了,说:“如果我用爪去接,他们还肯继续扔吗?”

        小猴子信服地说:“妈,您真行!”

        大猴子又说:“人这种动物自以为挺聪明,其实是被咱们耍了,他们还不知道,真可悲!”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雅瑟编著)

启示:
        凡事都有多个角度的看法,一心要耍弄人的人在达到目的后,得意忘形,没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的真相,便洋洋得意,以为自己耍弄了人,他做梦也没想到其实自己在耍人时也已被人耍了。

        大人用花生为饵,耍得大猴子团团转。以折腾它转身接花生,显现滑稽相为乐,在他的心目中,他耍了猴子;反过来看,猴子只用转身接花生的表演就逗得万物之灵的人把一提包的花生都送入它的口中,人何尝不也被它所耍了?

        读了这则故事,人类在自以为耍了人时,且莫太得意,到底是谁耍了谁?还难说呢!

---------------------寒梅


Sunday, October 23, 2011

高姿态

                                                         

        高山里,虎大王要出远门,它把猴子叫来,说:“我出外的时候,山上的一切就交给你来掌管。”

        猴子平时在山上游荡惯了,每天不是到处攀爬,就是与其他猴子一起嬉戏,没一刻正经的样子,突然接过这项重大的使命,一时适应不来。但是虎大王的命令难违,它只好努力揣摩老虎威风凛凛的神态,模仿着老虎的一举一动,甚至学习提高嗓门发号施令,尽量让自己显得威严庄重。

        猴子不愧是聪明的动物,它不久就把虎大王的举止神态都学上手,举手投足,发号施令,威风不下于老虎,那副高姿态令昔日与它一起玩乐的猴子遇到它都敬重有加。看到山上的动物都诚惶诚恐地臣服于自己,猴子心里也很得意,觉得做大王真过瘾。

        过了不久,虎大王回来了,猴子打回原形做回平凡的猴子,这时它又开始苦恼,因为无论它怎样努力,都没法恢复从前做猴子时候的举止与神态。它走起路来依然是一副不可一世的大王架子,对其他猴子讲话颐指气使,所有旧日的玩伴都讨厌他这种德性,对它敬而远之,它懊恼极了!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雅瑟编著)

启示:
        众生的心态一经变质就难以打回原形。故事里的猴子被委托代虎大王统管森林里的群兽时,不得不摆出王者的风度,当它回复猴子的身份后,却甩不掉王者的神态与习气,使得它无法融入旧日的生活,落得被族群所遗弃,下场可悲。尽管它是被虎大王所迫而改变心性,是一名受害者,但是,它没法做回自己,不合身份的高姿态仍然叫同类厌恶它,唾弃它。

        在人类社会里,雄心勃勃的人一心求更上一层楼。遂了做人上人之愿后,有的人为了显示身份,说话的语气变了、处事的手法唯我独尊、对人的态度也不同了、神色姿态都变得高不可攀。这种人就像故事里为迎合兽王的身份改变自己的猴子,一旦情势改变,不得不打回原形,他们也会像猴子一样,寻不到来时路。

--------------------------寒梅

Thursday, October 20, 2011

机警的高僧

                                                            
        有一位高僧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得非常轰动。高僧对四众说:“常常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随时有观世音菩萨护持,可以不被刀刃。”

        这话传到了昏聩皇帝的耳朵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他认为世上只有自己手操生杀权,岂能让观世音菩萨所僭越?于是,他派人把高僧抓来,不加审问就将他关在大牢里,对他说:“你对信众说只要常常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菩萨就会保佑信众不被刀刃 朕偏偏就不信邪! 如今朕关你七天,让你在这七天内好好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七天后朕要你人头落地,到时候看看你的观世音菩萨能不能来护持你不被刀刃。”说完,皇帝态度嚣张,语气轻蔑,狂笑着离去。

        七天后,高僧被押到刑场,皇帝亲自到来监斩。高僧面不改色地走上断头台。皇帝不放过羞辱他的机会,在行刑前问他:“你念了七天的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了吧?”

        高僧说:“没有,这七天里我改念陛下。”

        答案出乎皇帝的意料之外,他吃了一惊问:“朕叫你念观世音菩萨,你念朕做啥?”

        高僧说:“因为陛下就是观音菩萨呀!”

        皇帝一听呵呵大笑,立刻叫人放了高僧。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幽默自在乐身心》  赖淑惠著)

启示:
        从高僧面不改色步上断头台,看得出他早已置生死于度外。高僧心地慈悲,以度人为己任,只是,对态度嚣张,不可一世的人,不能以常理度,他必须用机智与幽默化解皇帝杀人的恶念头。

        皇帝自以为权力不下于观世音菩萨,他要利用高僧的生死挑战观世音菩萨的愿力,机警的高僧在生死交关时,还沉沉稳稳地口说好话,将他与家家户户敬仰的观世音菩萨划上等号,逗他一乐,免他造贡高我慢之业障,这就是高僧高明之处!

        高僧说他那七天里念的是皇帝的名号,巧妙地让皇帝卡在进退两难的地步。如果皇帝仍坚持要杀他,表示皇帝的名号保不了人命,远不如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好胜的皇帝必然不肯这么做,高僧在不动声色中助他不犯杀业,这就是高僧耍的高招!
-------------------------寒梅

Friday, October 7, 2011

无常

                                                      
          老禅师与弟子在烈日下赶路,走得上气不接下气。天气酷热,两人的喉咙像冒烟似的,干得难受。

          前不把村,后不着店,附近又没有水源,老禅师对弟子说:“我们刚才渡过那条小河的水清澈甘甜,你去盛些来解渴吧。”弟子奉命去取水,过了一会儿,他却空着手回来,禀告老禅师道:“小河那边有一批赶路的商人,他们的马在水里追逐,把整条河的水弄得又浊又脏,已不适合饮用了。不如再走两个时辰的路,到前面另一条小溪去取水吧。”

          老禅师皱了皱眉头,回答道:“我们现在渴得不行了,为什么还要花两个时辰去找水?我说你还是再回去一趟,取些水来解渴吧。”

          弟子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只是师命难违,他只能撅着嘴,照老禅师的吩咐回到那条小河边。令他大吃一惊的是才那一会儿工夫,河边的商人与马已走得无影无踪,小河恢复了清澈与平静,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般。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智慧》 《意林》杂志社编)

提示:
          一条清澈的河流一经马儿的破坏便变得又脏又浊,马儿一离去,它又回复原有的清澈。这不正告诉我们世事无常,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因外在的因素而改变,好的境界不会永远完美,坏的境遇也有改善的时刻。

          很多人忌讳“无常”,其实,有了无常,处境穷困的人才有翻身的机会;无常也警惕顺境中的人必须自我检点,不能因为身居佳境而娇纵放逸。明白了清澈的小河随时会遭到商人马匹的骚扰而变得又浊又脏的道理,意会到幸福的家园何尝不也是如此?一场水灾火患、无情战火蹂躏、病患戕贼都足以破坏生活的安宁,所以,幸福圈中的人有必要居安思危,更有必要在享福时知福惜福;反过来,看到故事里又浊又脏的水也有还原为清澈平静的时刻,我们在人生路上遇到挫折时,就不至于绝望了。
----------------------寒梅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寻找完美

                                                 
        有一个做事认真,凡事不肯妥协的人,因为对人对事苛求完美,水至清则无鱼,事业虽然有成就,谈得来的朋友并不多,生活相当寂寞。立了业,却一直找不到能令他满意的女朋友而成不了家。

          有人给他介绍女朋友,约会几次后就没有下文;他也参加社团及电视台举办的相亲节目,一样的失望而归。寻寻觅觅几十年,从身强力壮直寻到步履蹒跚,从满头青丝直寻到两鬓斑白,他依然是个王老五。

          他七十岁的生日那天,有人问他:“为寻求完美,你寻寻觅觅,找了几十年,难道连一个完美的女人都没遇过吗?”那人颓丧地说:“我倒是遇过好几个完美的女人……”他还没说下去,问他的人急不及待地问:“那你怎么不向她展开攻势呢?”他脸色沮丧地说:“展开攻势?我还来不及开口,她看也不看我一眼,急着寻求完美的男人去了。”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一则听来的笑话)
启示:
          人与人相处,贵在能互相包容,如果苛求对方非具有完美的条件不可,能不失望者几稀:有瑕疵的人被你所遗弃;比你完美的人遗弃你,两条线没有交叉点,两个人的感情开不了花也结不成果。

          故事主角在生命中寻寻觅觅几十年,不是嫌人家不够完美而不屑一顾,便是自己及不上对方的水准而被淘汰出局,落得抱憾一生,足以为诸事务求完美的人借镜。

-----------------------寒梅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1

永不休息的鬼

                                                        
        有个过路人遇到到来卖鬼的外乡人,好奇地问:“你这鬼一只卖多少钱?”外乡人说:“二百两黄金。”过路人说:“你这是搞什么鬼?要这么贵!鬼真的值这么多钱吗?”外乡人说:“我这鬼很稀有。它是只巧鬼,只要主人吩咐的工作,它都会做;它又是只工作鬼,一天的工作量抵得上一百人。你买回去,只要很短的时间,它就能替你赚回二百两黄金。你很快就可以成为富翁呀!”过路人问道:“既然这个鬼那么好,你怎么不留着自己使用呢?”外乡人说:“不瞒你说,这鬼虽有万般好,却有一个缺点:它只要一开始工作,就永远不会停止。鬼不像人,它不需要睡觉休息,所以,你必须一天24小时分配好要它做的工作,不能让它有任何空闲的时刻。只要一空闲,它就会完全按照它自己的意思做它要做的工作。我家里人口不多活儿少,使唤不了这只鬼,所以想把它卖给更需要它的人。”过路人心想自己田地广大,牧场里牛羊多,家里有忙不完的事,如果利用这只不需休息的鬼来做,就能省下不少聘用工人的开销,实在合算,就说:“这哪里是缺点?其实是最大的优点呀。”于是,他花二百两黄金买下了鬼,高高兴兴地把鬼带回家,想到以后可以把工作全盘交给鬼做,心里很满意。

       做了鬼的 主人,他吩咐鬼耕田种地,鬼果然在两天里就把一大片田地耕种好;他命令鬼盖房子,三天里就盖好了。无论是搬运、挑担、推磨、炊煮、纺织……只要主人一吩咐,鬼都会做,而且总是很快就完成,又做得令主人满意。短短一年内,主人果然成了大富翁。

        该做的事都做完了,主人变得和鬼一样忙碌,鬼不停在做;主人不停在动脑筋找工作吩咐鬼做。他要鬼在一只核桃里雕刻十只小舟,又要鬼在一个象牙球里刻九个象牙球,以为难度这么高的工作,鬼需要很久才能做好,他就能休息片刻,欢喜不已。谁知不论多困难的事,这只巧鬼总能很快就做好。这可难为了主人,他实在撑不下去了!

          有一天,主人实在累极了,他还没分配工作叫鬼去做就沉沉睡去。鬼照着自己的意愿做它想做的事。当主人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他发现鬼正忙得不可开交,原来鬼把他的房子拆了、将地铲平了、把牧场里的牛羊牲畜都杀了,把残肢断骇插在田里、将他的财宝衣服都磨成了粉末、把他的孩子杀了,尸体丢在锅里炊煮…..他一无所有了!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拿得起放得下》  燕鸣泉编著)
启示:
        鬼的主人以为拥有个无需休息的鬼仆人可以占尽便宜,殊不知他反而因此赔上了毕生所有,输得更惨。这则故事提醒我们莫贪便宜,鬼能助你成为富翁也能让你一无所有,待故事里的主角发现他终须付出极大的代价时,后悔已来不及!读了这则故事,请问你还敢跟鬼打交道吗?

        此外,这则故事也指出工作与休息相得益彰。能不停工作时不知有所节制,过分的透支体力,结果会得不偿失。时下一般年轻人为了急于奠定事业基础,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用健康换取事业的成就,结果成了事业,损了健康,并不合算!

--------------------寒梅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11

发牢骚的鸭子

        据说鸭子和天鹅原本是一对亲兄弟,鸭子是哥哥,天鹅是弟弟。它们的长相一模一样。长大后,它俩一同去拜天鹰为师,学习追云逐月的飞翔技艺。

        学艺才三天,鸭子就受不了,唉声叹气地埋怨道:“唉,要是咱生在山鹰家里,从小就出类拔萃,翱翔九空,省得受罪去练飞翔的技艺,那该多好呀!”天鹅在一旁听了,开解道“真本事来自苦用功,哪有一来到世间就能翱翔的禽鸟呢?就算是天鹰的孩子,也得通过长期艰苦的勤学苦练,才能练就一身翱翔技艺,不信你问问老师。”“天鹅说得没错,我们山鹰的孩子练飞翔的技艺时一点不比你们轻松,翅膀刮伤、脖子扭坏是常有的事。”山鹰笑着说。

        鸭子平静了没几天,心里又开始烦躁起来。它发牢骚道:“虽然说山鹰的孩子练飞翔不比我们轻松,但它的起点毕竟比我们高,我再苦练也比不上它,干脆另谋出路吧!”天鹅苦劝无效,鸭子终于开小差溜了。

        鸭子离开山鹰后,去向金雕学艺。没过几天,它又腻烦了。“四面高山一处山坳,环境太小,在这小地方岂能练出绝世的功夫?”于是,它再次出走。

        就这样,鸭子曾到大海上向海鸥求教、曾到沙漠里向秃鹫学习、曾到森林里以猎隼为师.....它辗转各地,东奔西走,不是嫌环境艰苦,就是嫌老师刻板,怨天尤人,每到一处,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牢骚。

        许多年过去了,鸭子的飞翔能力一点都没有提高,只能从一个水塘飞到另一个水塘;它的弟弟天鹅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早已成了举世闻名的飞行家。它能飞越珠峰,连老师都望尘莫及。

        有好事者问鸭子:两个亲兄弟的成就怎么如此悬殊?鸭子悻悻然,说:“人家命好,有老师偏向父母疼,要是我也有它那些条件,肯定飞得更高更远,区区珠峰算什么?”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智慧全集》  雅琴编著)

启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鸭子不堪吃苦,不肯接受磨砺,难成大器是必然的事,可悲的是它不但不自我检讨,还酸溜溜地抹煞了天鹅所下的苦心与恒心。

        不肯脚踏实地,只会自怨自艾发牢骚,于事无补。鸭子好高骛远,想要有天鹰翱翔的能耐、雕的勇猛、隼的凶悍,却缺乏耐心与决心,一遇考验便打退堂鼓,更在技不如亲弟弟时,归咎自己缺少客观环境的护持。不敢面对挑战,是弱者的行为;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懦弱,鸭子将自己定格为侏儒,让自己永远比人短了一截。

------------------------------------寒梅

Wednesday, September 7, 2011

舌头

                                                                     
      著名的寓言作家伊索年轻时曾当过奴隶。一天,主人要设宴款待一些赫赫有名的哲学家,命令伊索准备一桌最好的酒菜。

       当菜端上桌时,一桌哗然,原来满桌菜肴的用料尽是各种动物的舌头。宾客议论纷纷,主人颜面尽失,气急败坏地把伊索叫来责问。“你这是怎么搞的?我不是叫你准备最好的酒菜吗?你怎么煮了一桌各类动物的舌头?”

        伊索谦恭有礼地回答:“是的,主人,您的确吩咐我准备最好的酒菜。我也费尽心思准备了最适合今日贵宾的食物。”主人不明白他的用意;来宾也想听听为什么他们最适合吃舌头?伊索侃侃地说:“今天在座的贵宾都是知识渊博的哲学家,他们都需要靠着舌头来讲述高深的学问。对于他们,还有什么食物比舌头更适合呢?”在座的哲学家听了他这么说,都觉得他说得有理,感觉到吃舌头宴并没有失身份,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主人要伊索准备一桌最不好的菜招待另一批客人。没想到端上桌的还是用各种动物的舌头煮成的菜肴。主人不禁火冒三尺,跑进厨房责问伊索:“昨天,你说舌头是最好的菜,怎么今天舌头竟然又是最不好的菜呢?”伊索还是镇定地回答道:“主人息怒,且听我说,常听人说“祸从口出”,都是舌头肇的祸,给人类带来不幸,所以舌头是最不好的东西,煮出来的自然是最不好的菜。”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智慧全集》  雅琴编著)

启示:
        世上的事物没有绝对的好或坏,就看他是处在什么地方、发生在什么人身上。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样的东西,可以是最好,也可以是最坏。善才童子上山采药,漫山遍野所见,可以是药,也可以是草。是药还是草?全凭采药的人心里那把尺去衡量!

        汉人看民族英雄岳飞,既爱戴也敬仰,可是金兀术却恨不得把他杀千刀,精忠报国的业绩不可磨灭的岳飞在金人的史书中肯定有不同的评价。判定好人与坏人的准绳因为立场不同,相去天渊。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看人看物,不会再执著于己见。能从不同角度看事看物,不但少做出错误的判断,在自己的心里多留个回旋的空隙,感觉上会更加舒服。

-------------------------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