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5, 2015

穷和尚与富和尚


        四川的边境郊野地方有两位和尚,一位富有;另一位贫穷。有一天,穷和尚去向富和尚表示他这一生如果能到南海普陀山朝拜观世音菩萨,则夙愿已偿,不再有遗憾,他想征询富和尚的看法。富有的和尚说:我也想雇船到南海朝圣拜佛,已计划了好几年,虽然川资没有问题,但是至今仍然因缘不具足,没法成行,你凭什么去呢?穷和尚充满自信地说:出家人只需有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向富有和尚提及他云游南海朝圣的经历。西蜀离开南海好几千里,穷和尚靠托钵行脚能到,盘缠不成问题的富和尚却还待在西蜀边境的寺里等时机成熟、等水到渠成,不由得羞惭得无地自容。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中学课文《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彭端叔)

温馨提示:

        西蜀边境两位和尚的处世态度明确地告诉还置身于职场的年轻人该用什么态度去追逐人生的目标。穷和尚袋里没有钱,手中只有一瓶一钵,一路顶着风霜雨露,托钵行脚跋涉好几千里路,个中的辛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尽述,但是,身为出家人,他已圆了到南海朝圣的夙愿,那种成就感也非言语所能描述。故事标榜事业成败不在先天的禀赋,全靠后天的恒心与毅力,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人生要拼才能赢!

        富和尚败在抱着因循怠惰的态度等时机成熟,等因缘具足,去得成是我幸;去不成时我命,结果遂愿遥遥无期。在办事积极的人眼里,他少了冲劲的态度造成他无法圆梦,是为人处世最大的失败;但是,在不汲汲于功绩的人看来,他一切随缘,也有他逍遥自在的一面。

        

Friday, August 21, 2015

说话是一门艺术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替人放牛、做小工,一度穷得无以为生,权宜之计跑到皇觉寺出家。但是,他胸有大志,在乱世中成就了霸业,灭元建立明朝。

        他儿时的一位伙伴见他当了皇帝,想与他攀交情,到京城求见他。朱元璋固然想与这位旧交见面,却又顾忌他会在群臣面前提及旧日不堪的生活,有失帝王的颜面。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接见了他。

        那位旧交一进大殿,识相地行礼如仪,不但下跪高呼万岁,也懂得在讲到同捞同煲的昔日生活时用词含蓄而动听,博得龙心大悦。老朋友的话引起朱元璋忆起当年有难同当的苦日子,百感交集,立即重重赏赐以示今日有福同享。

        另一位当年与他一起帮人放牛的同伴听到朱元璋念旧的善举,也想来分一杯羹。他被召见时,依规矩行君臣礼后喜滋滋地提起与朱元璋的少年生活逸事。能与九五之尊的帝王共度过,这因缘非同小可,他一时得意忘形,口沫横飞地说:“您还记得咱俩当年给人放牛时,在芦苇荡里,我们曾经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待豆子煮熟,大家就抢着吃。结果把瓦罐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您还急着抓起地上的豆子往嘴里塞,结果被一根草根鲠住喉咙,还亏当时是我教您吞下一把青菜,才把草根带进肚里?”

        纵然说的是事实,但是在文武百官面前提及君主当年“偷豆子”、“猴急地抓撒在地上的豆子往嘴里塞”这一类的糗事叫朱元璋脸上挂不住。他又气又恼,寒着脸喝令:“哪来的疯子在此胡言乱语,把他拖出去杀了!”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心灵鸡汤-小寓言大道理》相羊编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温馨提示:

        说话不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大学问。

        除了哑巴,三尺童子谁不会说话?关键在于所说的是什么素质的话。体己的话叫人窝心、善解的话带着温煦、明理的话人人信服、得体的话入耳舒服、强词夺理的话徒惹厌憎、胡言乱语自贬身份、不顾场合,一味畅所欲言的话就像故事里那个莽汉,想要自抬身份,挖出两人的隐私糗事,以显示与已经飞黄腾达的旧交关系深,交情笃,不是一般泛泛之交,结果弄巧成拙,招来杀身之祸,是祸从口出,世人应引以为戒!

Monday, August 17, 2015

感人的承诺


      新泽西的一个矿井里,一个矿工在刨煤时误刨哑炮,当场被炸死。矿工死后,他的遗孀虽然接受矿场主人发放的一笔抚恤金,但是,她身无一技之长,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带了儿子准备回家乡。

        正当这对悲伤的母子即将离去时,矿工队长来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工餐厅做的早饭,建议她留下来开家面包店卖早餐,维持母子的生活。

        面包店开张的第一天,店里来了8位顾客。过后,来买面包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多至二三十位,但是从未少过8位。怪的是这8位顾客风雨不改,每天都来光顾。这8位矿工的妻子发现自己丈夫这种风霜雨雪都挡不住的习惯,觉得奇怪,却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矿工队长刨煤时被炸重伤,弥留时要求妻子在他死后,接替他每天去买一个面包。原来那是他们8个矿工兄弟的约定,要在兄弟有难时,义不容辞帮忙他的妻儿生活。于是从那时起,队长的妻子成了面包店每早必定报到的顾客。

        时光飞逝,矿工的遗孤已长大成人,接替年纪已老大的妈妈经营面包店,他用感恩心微笑着接待每一位到来的客人。前来光顾的客人照样是从未少过8个人,尽管已由年轻人代替老人,女人代替男人,唯一不变的是那8颗金灿灿的爱心。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心灵鸡汤-小寓言大道理》相羊编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温馨提示:

        这则故事感人之处在于矿工兄弟不动声色地扶持罹难同事的孤寡,在这个人走茶凉的功利社会里,更显得珍贵。

        古人讲诚信,一诺千金,一经承诺,再难也必定去实践。所谓“使生者死,死者复生,生者不食其言,是为信也”,矿工兄弟在同事死后不食其言,是一群讲信义的好汉,是世人的楷模!

        买一粒面包是小事,但是,风雨不改持续地给无助的孤儿寡妇金钱与精神上的支持则是一件深深感动人的事,8颗金光闪烁的爱心在冷漠的环境里发光发热。但愿能借这则故事将爱心播散到每一个角落,让友爱充斥四方。

       

 
v

Sunday, August 9, 2015

生命的脚步别走得太快


        一位年轻的公司总裁很神气地开着刚买的新车,风驰电掣地驶过住宅区。看到路边有小孩在玩,为避免撞到小孩,他不得不放慢车速,集中精神驾驶。

        正当他驶过一群小孩的身边时,冷不防有一块砖头飞过来,重重地砸在他的车门,漂亮的车门被砸了一个大凹坑。刚出厂的新车被砸坏,他既心疼也怒不可竭,气冲冲地刹车,打开车门冲出来,一把抓住那个丢砖头的孩子,凶巴巴地朝着那孩子,连珠炮似地问:“你这可恶的家伙!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可知道修理这扇门得花多少钱吗?你可知道你得赔我多少修理费吗?”

        那孩子没有正面回答他一连串的问题,只是带着泪,可怜兮兮地道歉:“对不起,我没得选择。如果我不这样做,我真的不知道有谁肯停下车来帮我。”一面说着,他一面指向一旁躺在地上的男孩,“那是我的哥哥,他从轮椅上跌下来受了伤,我没有力气把他抬上轮椅。请您帮我救救他,好吗?”

        总裁这才注意到有个男孩跌伤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救人要紧,他顿时忘记了他的新车、不再在意车门被砸了一个凹坑,他松开抓住孩子的手,转过身抱起躺在地上跌伤的小孩,让他坐在轮椅上,帮他处理伤口才转身离去。

        那个丢砖头的孩子看到车主不但不再凶巴巴地索偿,还帮他抱起哥哥,处理哥哥的伤口,感激得眼泪直流,连连对年轻的公司总裁道谢。总裁微笑着走向车子,摸触着车门上被砸凹的坑,微微一笑,决定不送车子去修理,他要用这道凹坑提醒自己:生命的脚步别走得太快,别再等到有人丢砖头过来,才发现身边有人正需要自己去帮忙!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不计较》墨墨编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里,为了赶上生活的步伐,谁不都在埋头疾走,眼里只有目标,看不到身边的人、事、物。

        政客把目光锁在寻找政敌的碴,他们看不到舒解民困能赢取民心,才是克敌的无形刀;商贾尽往钱缝里钻,他们体会不到薄利多销,财源不断,利己也惠民,是双赢的经营;办教育的眼里只有A,逼着学生往巅峰攀爬,以考A为目标,他们忽略了培植德育比智育更能造福社会,才是办教育的根本;赶路的人只盼能早一刻赶到目的地,看不到路边美丽的景色,辜负了造物者的一片心意。 生存目标若只剩下追求物欲上的满足,分秒必争,这一生会过得既紧张且劳累,就算达到所求,心灵仍然空虚,毫无情趣可言,那才是最大的失败!

        故事的主角有一颗愿意助人的慈悲心,他愿用被砸的凹坑时刻提醒自己:生命的脚步别走得太快,别再等到有人丢砖头,才发现身边有人需要自己去帮忙,堪为我们的典范!

       

       

 

Monday, August 3, 2015

拐杖


        有一个腿部受了伤,必须拄着拐杖走路的人腿伤痊愈了,依然放不下拐杖。他一再强调,少了拐杖,他没法站起来,更没有办法走路。就这样,10年左右,他与拐杖形影不离。

        有一天,他到朋友家吃饭。饭后与朋友聊得很开心,突然接到妻子来电,说家里有急事,要他赶快回家处理。事情紧急,他急忙起身,往回家路上走。朋友见他并没拿拐杖,依然走得稳稳当当,诧异得说不出话,见他已走远,只是目送他离去。

        走在路上,所有认识他的朋友看到他一反常态,没有拄拐杖也能健步如飞,都惊奇地看着他。他心急赶路,也没有注意到朋友异样的眼光。

        走到家门附近,他遇到一位老邻居。老邻居见他手里拄了十年左右的拐杖不见了,却依然脚步稳健,不由得呆住了,指着他,惊奇地问:你的拐杖呢?他这才意识到跟了他多年的拐杖并不在手中,他顿时感到失去依靠的无助,跌坐在地上,没法站起身,央求那位邻居到朋友家帮他把拐杖拿回来。

        邻居莫名其妙地问,“刚才,你没用拐杖,不是走得好好的吗?何必多此一举,再去拿拐杖呢?”

        那人先是一愣,接着理直气壮地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离开了拐杖就没法走路的呀!”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学会感恩懂得分享》风云编著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

        依赖性是成功的蛀虫,一旦养成依赖拐杖的习性,放下拐杖便觉得无所适从,更谈不到步上康庄的成功大道。

        生活里不乏溺爱孩子的慈母,举凡衣食住行,事事亲力亲为,孩子只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混沌儿;还有那纵容国民,管衣管食,不仅削足适履,降低教育程度去迎合国民,还为捧着真文凭假学问的国民安排丰薪厚禄的职位,结果,大家可想象得到一个充斥着拄拐杖的国民的国家会是怎样的景象?

        拐杖,是行动不便者的依赖,一旦体能恢复,便须放下,只有站在自己的双脚才有行动的自由,才能走上心目中的目标,滥用拐杖,势必导致自毁前途的恶果。切记!切记!

Wednesday, July 15, 2015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有一天,蝉、麻雀、蝴蝶、蜜蜂与乌龟聚集在花园里,各自叙述自己的生活感受。蝉文绉绉地说出自己的无奈:金风未动侬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

        麻雀的感受比较直接,它感叹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浑身是罗曼蒂克细胞的蝴蝶说它们蝴蝶一族宁为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蜜蜂有感而发,语带牢骚地说: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年辛苦为谁忙?

        乌龟无论行动或语言都比其他友伴慢一拍,它还没来得及发言,便看到捕鸟人被四个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慨叹所惊动,撒下落网,把蝉、麻雀、蝴蝶与蜜蜂一网打尽。乌龟伸头东张西望,确定捕鸟人已离去,才幸灾乐祸地指它的朋友是非只为多开口,谁知话才说完,冷不防有个孩子张开弹弓,射来一颗小石子,正打中它的头,乌龟痛得将头一缩,喃喃地说:烦恼皆因强出头。

(故事演绎自星云大师的开示,取材及改写自《言行的考察》《东禅佛教学院月刊#70)

温馨提示:

        语言是生活里最难修的一门功课,在议论纷争的情况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不差,想要一面抹墙两面光,难免顺得哥情失嫂意,甚至可能被编派为“蝙蝠侠”或骑墙派;在摸棱两可的灰色地带里,仗义执言则可能落得烦恼皆因强出头。

       华人常常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警戒子弟需慎言;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警惕子弟莫用语言招惹是非,引来无谓的烦恼。 闽南父母嘱咐子女有耳无嘴,意思是只准听,不许多嘴,要他们从小就养成少说是非的习惯;外国人不也有沉默是金的格言?一言以蔽之,没有必要发言时,还是无声胜有声比较高明。

        话虽如此,但是语言毕竟是传情达意的媒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靠文字,还得通过语言传达,只需谨记住说得多不如说得得体;说得得体不如说得对人有益,说对人有益的得体话,就万无一失了。

       

Monday, June 22, 2015

努力干好能给人带来有用处的事业


        从前,德国有个很有才华的诗人,写了很多吟风咏月,写景抒情的好诗。令他苦恼的是欣赏他的诗作的人并不多,于是,他去请教父亲的朋友。

        父亲的朋友是一位老钟表匠,他听了年轻诗人的倾诉后,什么话都不说,把他带到他收藏钟表的小屋里。屋里陈列着年轻人从没见过的各种名贵的钟表:有的外形像飞禽、有的像走兽、有的能发出鸟鸣声、有的能奏美妙的音乐……

        老人从柜里拿出一个小盒子,盒里装的是个精美的金壳怀表。这只表最奇特的地方是它能清楚地显示星象的运行、大海的潮汛、还能准确地标明月份与日期。年轻诗人对这枚独特的怀表爱不释手,他忘了此来的目的,一心只想把那枚怀表据为己有。  他向老钟表匠询问怀表的价钱。老钟表匠微笑着说他愿意用这枚宝贝怀表对换青年手上戴着的手表。

        年轻诗人非常珍惜那枚与众不同的怀表,日夜戴着它,睡觉时都不肯脱下。过了不久,他开始对那枚表不满,要求老钟表匠换回自己的旧手表。

        老钟表匠装出惊奇的表情问他为什么不再珍惜那么珍异的怀表?青年说:“表的作用是指示时间,这枚独特的表不能指示时间,失去表的功能。我戴着表却不知时间,有什么用?它虽然能告诉我星象的运行、大海的潮汛,但是,这些讯息对我却是毫无实际用途,它远远不如我那枚能报时的普通手表!”

        老钟表匠微微一笑,放下怀表,拿起青年的诗集,意味深长地说: “年轻人,这就对了,让我们努力干好各自的事业吧。以后创作时,应该记住怎样给人带来用处!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拿得起放得下》燕鸣泉编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温馨提示:

        老钟表匠是一位有智慧的长者,他让年轻诗人亲身体验出一枚珍异的怀表不如平凡的手表,只因为怀表在他的日常作息里的价值不高,从而点出年轻诗人的作品虽然辞藻工巧,却流于浮华美艳。一时或许能引来“惊艳”的感觉,华而不实的作品其实难于唤起读者的共鸣,读者的阅读兴致冷却后,就会舍他而去。暗示他下笔要言之有物,能写出对人有益、有内涵的作品才能长远流传。

        写文章如此,做人也是一样。一个人长得俊俏、技艺过人、脑袋灵活如果不能给社会带来丝毫利益,他就像那枚怀表,有能力显示星象运行、大海潮汛的高级智慧,却对民生无益,只配收入盒子,锁在柜子里,价值远不如能为主人提供服务的普通手表。

        “让我们努力干好各自的事业”、“记住怎样给人带来用处”老钟表匠的话像狮子吼,提醒我们该走的路!
                                                                                                                                                                                                                                                                                                                                                                                                                                                                                                                                                                                                                                                                                                                                                                                                                                                                                                                                                                                                                                                                                                                                                                                                                                                                                                                                                                                                                                                                                                                                                                           

Friday, June 12, 2015

生活处处有智慧


        有位禅师买了一面镜子,徒弟边擦着镜子边说那面镜子是劣质货。禅师笑着要徒弟别小看那面镜子,夸张地说镜子可以当老师!

        徒弟嗤之以鼻,轻蔑地对镜子喔一声。

        禅师转个话题,问道:“不论什么东西,放在镜子前面,都能映现麽?”

        当然能。徒弟不明白禅师为什么问这种浅显的道理。

        “东西拿走后,镜里还留下影像吗?”禅师继续问。

        当然没有啦。

        禅师说,这就对了!这就是生活的智慧啊!”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东禅佛教学院月刊#75》《幸福在大众中求》作者永光法师  )

温馨提示:

       生活中,每个人拥有的可不少,却总听到有人在喟叹物质匮缺。不信请扪心自问,谁没拥有父母兄弟?谁真正穷得没有粮食果腹、缺少衣物蔽体?既然亲情衣食都不缺,怎么能说是物质匮缺?说这种话只因为忽略了生命镜子里的映像而已。能平心静气看握在手中的富足,及时珍之惜之,生活就不再有匮缺,生命就不再有遗憾。

        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遇到四大不调时,转个念头,想到我生之前,这个世界何曾有我?我死之后,世上自然不再有我,就如将置放镜前的“我”被移走了,镜子里的“我”也跟着消失一样的道理,明乎此,生无可喜;死亦无可悲,彻悟生命的有无,能提放自如不执著,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提示生活智慧的,何止一面镜子?它其实无所不在,只待我们用慧眼去发掘,生活中无处不蕴藏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