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狼长得又高又壮,身手敏捷反应快,体能更在狼群中首屈一指,无可匹敌。群狼对它刮目相看,都称它为“狮子”。狮子是万兽之王,这个响当当的称号令小狼乐昏了头 。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小狼在阿谀奉承中自我膨胀,竟然以狮子自居,不屑再与狼群为伍。它越看同伴越不顺眼,一心想要伴狮子生活。它离群出走的那一刻,狼群里的智多星挽留它说:“狼就是狼,再强再壮你还是狼。你若因为被称为狮子就自以为是狮子,那就太狂妄自大了;若自以为是狮子就看轻自己的族群,那就是忘本;若以狮子自居,想与狮子为伍,那就会死得很难看!”
小狼一向尊重这位族群里的智多星,只是它仍然觉得狼群配不上它。它固执地狡辩道:“以您老人家智慧的眼光看,您不觉得我的条件远远超越狼群吗?您可知道在狼群中我像鹤立鸡群,孤芳自赏的生活有多孤独、心里有多委屈吗?”顿了一顿,它继续说:“在狮子群里,情况就不同了,我跑得与它们一样快,捕猎物与它们一样敏捷,体态与它们一样健壮。难道您不知道能与条件像匹配的友伴在一起,生活才有情趣吗?”
智多星看着眼前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狼,心生怜悯,担心这么个体能超群的晚辈会无知地把自己送入狮口,耐心地劝道:“不错,在狼的族群里,你的确像头狮子,你鹤立鸡群。只是,一到了狮子群里,你的出色会变得黯然无色。在狮子的眼里,你再强再壮,仍然是一条狼,你没资格成为它们的伙伴,你只是它们的食物!”
提示:
柳宗元作《三戒》,当中一则故事中说麋鹿(注1)在主人庇护之下,每天与猎狗嬉戏,日久之后,忘了自己是鹿,看到街边的狗,也跑上前去要与它们玩,结果被街边的狗撕吃了。《临江之麋》与这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唯一的差别是这则故事里的小狼是被虚名所误导,以致忘本,带出了另一个生活的教训。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忘本的人,更可悲的是这种人不以忘本为耻,还躲在别人的阴影里耀武扬威。我国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代,受英文教育的人在觅职、办交涉上占了老大的便宜,所以当时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进英校。因天时地利人和而受英文教育,原是无可厚非,可悲的是当中有人因此迷失了,竟然以为自己是黄皮肤黑头发的英国人,还耻笑英语不灵光或不会讲英语的华人。在校中,我就常看到这一类的老师在奚落讲英语时发音不准的学生。这种浅薄的人其实很可怜!
虚名是另一条陷人于无知的迷途。头脑简单的人经不起虚名的大帽子一压,就压昏了头,结果在晕头转向中,脚下步步皆错。更糟的是如果这个人肩负民族重任,错把全民带到万劫不复的境地,后果不堪设想,足为大家引以为警戒!
故事里的小狼被虚名蒙蔽了理智,忘了自己是狮子口里的美食,竟然想与狮子为伍。它比麋鹿幸运的是它及时遇上了智多星,煞住脚步,才不致把自己送入狮口。
————————————寒梅
注1: 麋鹿原该是麋ni。ni 字上鹿下是繁体儿字的结构,手提电脑的字库没有这个字。
Tuesday, March 23, 2010
Saturday, March 13, 2010
扬长与避短
美国有一位名叫李维的小男孩在十岁时遇一场车祸,失去了左臂。李维不因此而沮丧,他很想学柔道,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为师傅。
苦练三个月,师傅只教他一招。李维弄不懂师傅的用意,忍不住问师傅:“师傅,这一招我已苦练三个月,很熟练了,是不是应该学学其他的招数?”
师傅回答道:“不错,你三个月的确只学会一招,但是,你只需要熟练这一招就够了。”
李维并不明白师傅话里的含义,但是他对师傅有信心,不再犹疑,一心一意继续苦练。
几个月后,师傅带李维去参加柔道比赛。生平第一次参加比赛,李维做梦也没想到他居然能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虽然稍稍有点艰难,但是当对手变得急躁,连连进攻,李维施展出自己拿手的那一招,又把对手击败而进入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李维高大、壮健、看似是赛场老手,经验比李维丰富得多。有一度,李维显得有点招架不来。裁判担忧李维会受伤,喊叫暂停,并打算中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要继续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对手以为自己必胜无疑,放松了戒备,李维立刻施展他的拿手招式,轻而易举地制服了对手,得了冠军,令他自己都难以置信。
回家的路上,李维鼓起勇气,向师傅提出他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只凭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慢条斯理地分析道:“你能取胜有两个原因:第一,你专心苦练 ,几乎已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据我所知,对付这一招的唯一办法就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道理[诚信篇]》 黄润之主编)
提示:
对一个生气蓬勃,前途还无可限量的男孩,失去左臂的打击肯定不小,如果因此而自怨自艾,便永远局困在悲痛、沮丧、颓萎的境地,没法振作。李维把身体的残伤暂搁一旁,他向自己的理想进军,心里的阳光照亮了他前面的路,他只知一心一意学柔道,少了左臂并没挫了他学习的毅力,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向他看齐。
李维能取胜,关键在于他失去左臂,让对手欲抓无从,扬长避短,躯体的缺陷反而成为助他成功的因素。李维的成功不正告诉我们,只要能将劣势转为优势,就有可能将不幸转为大幸?再看艺术界里,不乏因听觉失灵而更专注学艺,最终有大成就的例子,证明了只要有恒心与毅力,生理上的障碍不但构不成障碍,还有助于推向成功之途。
人的躯体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小缺陷。一般人身体一有不足之处,不是怪天怪地,埋怨父母,便是自叹倒霉,结果胸中满腔怨恨,眼里满目疮痍,心里乌云密布,情绪越陷越深,终至自暴自弃,难以自拔,那才是最大的不幸。但愿这则故事能照亮身体或心理有残缺者的心,给他们带来希望!
———————————寒梅
苦练三个月,师傅只教他一招。李维弄不懂师傅的用意,忍不住问师傅:“师傅,这一招我已苦练三个月,很熟练了,是不是应该学学其他的招数?”
师傅回答道:“不错,你三个月的确只学会一招,但是,你只需要熟练这一招就够了。”
李维并不明白师傅话里的含义,但是他对师傅有信心,不再犹疑,一心一意继续苦练。
几个月后,师傅带李维去参加柔道比赛。生平第一次参加比赛,李维做梦也没想到他居然能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虽然稍稍有点艰难,但是当对手变得急躁,连连进攻,李维施展出自己拿手的那一招,又把对手击败而进入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李维高大、壮健、看似是赛场老手,经验比李维丰富得多。有一度,李维显得有点招架不来。裁判担忧李维会受伤,喊叫暂停,并打算中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要继续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对手以为自己必胜无疑,放松了戒备,李维立刻施展他的拿手招式,轻而易举地制服了对手,得了冠军,令他自己都难以置信。
回家的路上,李维鼓起勇气,向师傅提出他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只凭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慢条斯理地分析道:“你能取胜有两个原因:第一,你专心苦练 ,几乎已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据我所知,对付这一招的唯一办法就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道理[诚信篇]》 黄润之主编)
提示:
对一个生气蓬勃,前途还无可限量的男孩,失去左臂的打击肯定不小,如果因此而自怨自艾,便永远局困在悲痛、沮丧、颓萎的境地,没法振作。李维把身体的残伤暂搁一旁,他向自己的理想进军,心里的阳光照亮了他前面的路,他只知一心一意学柔道,少了左臂并没挫了他学习的毅力,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向他看齐。
李维能取胜,关键在于他失去左臂,让对手欲抓无从,扬长避短,躯体的缺陷反而成为助他成功的因素。李维的成功不正告诉我们,只要能将劣势转为优势,就有可能将不幸转为大幸?再看艺术界里,不乏因听觉失灵而更专注学艺,最终有大成就的例子,证明了只要有恒心与毅力,生理上的障碍不但构不成障碍,还有助于推向成功之途。
人的躯体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小缺陷。一般人身体一有不足之处,不是怪天怪地,埋怨父母,便是自叹倒霉,结果胸中满腔怨恨,眼里满目疮痍,心里乌云密布,情绪越陷越深,终至自暴自弃,难以自拔,那才是最大的不幸。但愿这则故事能照亮身体或心理有残缺者的心,给他们带来希望!
———————————寒梅
Wednesday, March 3, 2010
每天收获一粒种子
身罹绝症却能乐观看待,天天照常作画,还在三年患病期间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的画家说出他在治疗期间犹能开心微笑、平心静气生活的原因。
画家念中学时,兴趣十分广泛,常常为了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而旷课。有一次,他因为连续旷课,校方给予严厉的纪律处分,还通知了他的父母。
父亲知道儿子犯了校规,并没有作出一般的反应。他把儿子叫来,拿出一个漏斗和一大把玉米种子,态度温和地叫儿子看他做试验。父亲叫他把双手放在漏斗下面,他自己则捡起一粒玉米种子投入漏斗里。玉米种子沿着漏斗缝隙滑下,掉在他的手中。连续投了十多次,他的手中接过十多粒玉米种子。接着,父亲抓起一把玉米粒,一股脑儿放在漏斗里。漏斗缝隙狭窄,十多粒玉米粒互相挤住,卡住了,一粒都掉不下。这时,父亲才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这漏斗就代表着你,假如你每天都做好一件事,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与快乐。如果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在一块儿做,反而连一粒种子的收获都得不到。”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101个触动子女心灵的智慧故事》 雪梅编著)
提示:
有理想的人生才有目标,只是,目标贵在明确不在多。就如黑夜的航程里,一点爝火能引导船只开向光明。如果爝火处处闪烁,船只就会无所适从而在海上盘桓,不知何去何从。
精力旺盛的人能同时投入多种的活动,问题在于他能不能把多种活动都做得尽善尽美?如果集中精力逐一进行,效果是不是更为理想?与其从事多种事业,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何如专一地把一件事做得完美无暇?这是个值得省思的问题,也是野心勃勃的青年需静下心思考的问题。
故事里的画家年轻时志趣广泛,幸亏有他父亲睿智的试验把他导向专才的路上,也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即使身罹绝症,他仍然日日作画。“你每天都做好一件事,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与快乐”,父亲这句话教他活得脚踏实地、平心静气、快乐与知足。画家积极的人生观可以做我们的学习模范,做好每一天的事,活在当下,就是修行。
——————————寒梅
画家念中学时,兴趣十分广泛,常常为了参加各种感兴趣的活动而旷课。有一次,他因为连续旷课,校方给予严厉的纪律处分,还通知了他的父母。
父亲知道儿子犯了校规,并没有作出一般的反应。他把儿子叫来,拿出一个漏斗和一大把玉米种子,态度温和地叫儿子看他做试验。父亲叫他把双手放在漏斗下面,他自己则捡起一粒玉米种子投入漏斗里。玉米种子沿着漏斗缝隙滑下,掉在他的手中。连续投了十多次,他的手中接过十多粒玉米种子。接着,父亲抓起一把玉米粒,一股脑儿放在漏斗里。漏斗缝隙狭窄,十多粒玉米粒互相挤住,卡住了,一粒都掉不下。这时,父亲才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这漏斗就代表着你,假如你每天都做好一件事,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与快乐。如果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在一块儿做,反而连一粒种子的收获都得不到。”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101个触动子女心灵的智慧故事》 雪梅编著)
提示:
有理想的人生才有目标,只是,目标贵在明确不在多。就如黑夜的航程里,一点爝火能引导船只开向光明。如果爝火处处闪烁,船只就会无所适从而在海上盘桓,不知何去何从。
精力旺盛的人能同时投入多种的活动,问题在于他能不能把多种活动都做得尽善尽美?如果集中精力逐一进行,效果是不是更为理想?与其从事多种事业,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何如专一地把一件事做得完美无暇?这是个值得省思的问题,也是野心勃勃的青年需静下心思考的问题。
故事里的画家年轻时志趣广泛,幸亏有他父亲睿智的试验把他导向专才的路上,也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即使身罹绝症,他仍然日日作画。“你每天都做好一件事,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与快乐”,父亲这句话教他活得脚踏实地、平心静气、快乐与知足。画家积极的人生观可以做我们的学习模范,做好每一天的事,活在当下,就是修行。
——————————寒梅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