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2, 2012

泥泞的路才会留脚印

                                     
        鉴真和尚初剃度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派遣他当行脚僧,每天负责出外化缘。那是寺里谁都不愿担当的职务,鉴真和尚嘴里没说,心里却有怨。

        有一天,鉴真和尚睡到日上三竿仍没起身,住持觉得奇怪,推开他寮房的门,只见他的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和尚,问他:“你今天不出外化缘,堆这一堆芒鞋做什么?”

        鉴真和尚打个哈欠,说:“寺里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小僧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鞋子。小僧是不是该替寺庙节省些鞋子?”

        住持一听就明白他话中的含义,莞尔而笑,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寺前是一片黄土坡,雨后路面一片泥泞。住持一面走一面拍着鉴真和尚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和尚说:“小僧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

        住持捻须一笑,转个话题问:“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和尚点头称是。

        “那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和尚搔搔头皮,说:“昨天这条路又坦又硬,人走在上面哪能留下脚印?”

        住持接着说:“今天,我俩在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鉴真和尚低头看地上的脚印,说:“当然能。”

        住持微笑着轻拍鉴真和尚的肩,开示道:“走在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是如此啊!那些不经风,不沐雨的人,一双脚就像踩在又平坦又硬的路上,没有起也没有伏,脚步抬起后,什么也没留下,是一生碌碌无为的人。只有那些经风沐雨的人,在苦难中跋涉不停,一双脚就像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过的价值。”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全集》 吕涵编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启示:
        好逸恶劳是芸芸众生的本性,如果能够过安逸的生活,一生顺畅无阻,相信没有谁会自讨苦吃要求做苦差 ,走崎岖难行的路。只是,世间最公平的安排是一分付出必然有一分回馈。安逸生活过得太久,骨头会酥软,脑筋会退化,是祸不是福。反而言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过严峻的磨练,炼出一身铜筋铁骨,当面临生活挑战时,自然能所向无敌,轻易拔取头筹。 明白这个中道理,遇上恶劣的生活环境就把吃苦当吃补,欣然接受。

        唐朝名僧鉴真和尚有幸遇上睿智的住持和尚。意义深远的开示如醍醐灌顶,让他省悟到住持给他的磨练,旨在将他铸成佛门龙象,从而把出外化缘的苦差做得法喜充满。鉴真和尚的体验堪为有志做人上人的后人借镜!
------------------------寒梅
       

Tuesday, February 14, 2012

千面镜寺庙里的两只狗

                                     
        根据印度传说,在西藏有一座千面镜寺庙。那是一座圆形的寺庙,庙里的四周镶着一千面镜子,任何人或物,只要一踏进这座寺庙,在这些镜子的投射之下,都显现出一千个自己的影子。

        有一天早上,一只狗来到了千面镜寺庙,小心翼翼地走上阶梯。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狗儿为了安全起见,它先张牙咧嘴武装自己,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想用这种表情吓一吓寺庙里的狗。

        进了寺庙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千只张牙咧嘴的狗,摆出威严的表情与它对峙。迎面来了一千只来势汹汹的狗,把那只狗吓了一跳,它立刻疯狂地朝它们狂吠。说时迟那时快,一千只狗也对着它疯狂地吠。对方在数量上占了压倒性的优势,寡不敌众,它再有能耐也抵挡不了这么多只狗的威胁,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它惊慌失措地夹着尾巴跑出寺庙,心里想着:都说了嘛,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凶恶的狗,真叫我心寒,下次我必须更凶一点才行!

        同一天的下午,另一只狗也来到了千面镜寺庙。它心情愉快到处寻幽访胜,也期待能在这寺庙里发现新奇的事物。它摇着尾巴,神情轻松,态度友善地走上寺庙的阶梯。在寺庙里迎接它的是一千只摇着尾巴,神情轻松,态度友善的狗,让它感觉到世间的温暖,也印证了它的想法:没错,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友善的狗,活在其中,一点都不孤单!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改变,人生才有机会》 曾小歌编著  大众国际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启示:
        两只狗所释放的能量不同,所得到的结局也各异,它们的际遇常在人类生活中出现。

        自恃有一口利牙,便在还没看清对象前就张牙咧嘴的狗,最终落得灰头土脸,夹着尾巴落荒而逃。镜子里的狗不能伤人,它已算幸运。待人处世,光靠凶神恶煞的手段恐吓人,其效果很可悲,去年国际间多个独裁者凄惨的下场已足以证明这种说法之不谬。愿以我妈妈生前警惕我们的箴言“做神做佛让人敬;莫做魔做鬼让人怕”与读者们分享。

         我们不时听到有人抱怨人间少了温情,怪四周的人冷漠,不满环境缺乏人情味,我只希望这一则故事能帮助对世间悲观失望的人振作起来。在现实的社会里,我们不能期望天下人都对我们关怀、爱戴、体贴,但是我们不妨先试着伸出橄榄枝,用微笑、善意、关爱与人结缘,即使一两次会遇到不懂得赏识的人,只要有一颗精诚的心,顽石也有点头的一天,愿与大家共勉!
---------------------寒梅



       


Wednesday, February 8, 2012

爱面子的乌鸦

                                                       
        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的鸟都不会唱歌,直到有一天,从远地里飞来一只很会唱歌的云雀,它那把婉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林里所有的鸟儿,纷纷要求云雀教它们唱歌。

        云雀经不起众鸟儿苦苦地要求,就答应了。它从最基本的音符教起,它教一声,鸟儿们跟着唱一声。唱过无数遍之后,云雀要学生们一个个单独唱,以鉴定它们学习的进度。第一个被点名试唱的是乌鸦。

        乌鸦扭扭捏捏地站了起来,羞怯地低声唱。由于紧张,它发出的音符走了调,引来大家哄堂大笑。乌鸦羞得满脸通红,心里嘀咕着“多丢人呀!”

        云雀制止大家,一面纠正乌鸦的发音,一面鼓励它再试唱一遍。乌鸦心里想“你这不是存心要丢我的面子吗?我才不愿再在这儿丢丑!”它一声不吭就飞走了,从此再也不愿走近云雀。

        接着,其他的鸟儿一只一只轮流着唱,当中有好多只也与乌鸦一样,发音时走了调,遭到别的鸟儿嘲笑,但是它们虚心接受云雀的指正,耐心地学下去。结果,林里的鸟儿都学会唱歌,只有乌鸦,因为死要面子,赌气离开,所以至今仍然不会唱歌。它偶尔高兴起来,引吭高歌,发出的声音依然是当年走调的声音。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智慧全集》  雅琴编著)

启示:
        乌鸦死要面子,一经挫折便赌气离去,导致失去了学习的机会,结果没学会唱歌,在学习上吃了大亏。
        乌鸦的经历告诉我天下没有一学就精的学问;也没有永远学不会的技艺。乌鸦经不起挫折,为爱面子而选择离去,所以它至今仍不会唱歌;其他鸟类肯虚心学习,在云雀耐心教导之下,都能唱出婉转的歌声。卡在学习瓶颈的人读了这则故事,会有触心的感慨;曾经掉头而去,如今落得一无所成的人读了这则故事,会有悔疚交集的感触;放不下身段,徘徊在去与留的十字路口的人,该及时以乌鸦的际遇为戒,善自为之!

---------------------------寒梅

Wednesday, February 1, 2012

辱人者必自取其辱

                             
        德国画家门采尔身材矮小,长相丑陋,常常因此受到人们的嘲笑。

        有一天,门采尔正在饭店里,有二男一女三个外国客人也走进饭店,坐在他座位旁的桌子。门采尔抬头一看,发现那个女士正向她的两个同伴耳边窃窃私语,三个人接着朝画家打量一番,继而格格地笑了起来。

        门采尔对那三个人无礼的举止心知肚明,窘得满脸涨红。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取出速写本,一边望向那个女士的眼睛,一边作画。那个女士做贼心虚,凭直觉知道邻桌那个刚才被自己嘲笑的丑陋的人正在给她画像,觉得慌乱不自在,门采尔依然满不在乎地继续画她的像。

        这时,其中一个男士朝着门采尔走过来,说道:“先生,你不觉得这样子画那位女士会妨碍到她,也是对我们无礼的举止吗?”

        门彩尔平静地把速写本递给那男人看,一面说道:“你看,我哪里是在画那位女士呀?”

        那个男人低头看了一眼,只见速写本里画的是一只引颈高叫的肥鹅,以为自己错怪了画家,只好尴尬地向门采尔道歉。
(注:在德语中,“鹅”有“蠢女人”的意思)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改变,人生才有机会》 曾小歌编著  大众国际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启示:
        门采尔高明地用画肥鹅回敬嘲笑他的女士是个蠢女人,他总算替自己出了一口气。他画的是鹅,表面上并没有侵犯到任何人,让对方抓不着辫子,他的做法比那个本身先对人无礼,还有脸指责别人举止无礼的男人有风度。

        若要人家尊重自己,自己就得先尊重他人,那二男一女三个人失礼于人在前,却在发现门采尔没有征得同意就画像时提出抗议,显得他们没有教养

       那女士只为逞一时之快,无缘无故侮辱人,才招致被喻为“又肥又喧嚣的蠢女人”的恶果。辱人者终必自取其辱,她罪有应得,没有人会同情她,她所得的教训足为我们引以为戒。
---------------------------寒梅

Thursday, January 26, 2012

多刺的荆棘才能长出柔嫩的蔷薇花

        根据鸟类生态学家的研究,老鹰是一种奇特的飞禽。它们把窝巢筑在树梢或悬崖陡岩上,避开一般动物的攻击。母鹰筑窝巢时,先衔来一些荆棘铺在底层,再叼来一些尖锐的小石子,铺在荆棘的上面,接着又衔来一些枯草、羽毛、兽皮之类的东西覆盖在小石子的上面,一切准备就绪后,才在窝巢里下蛋。

        小鹰孵化后,住在窝巢里,母鹰按时叼小虫、肉食喂入雏鹰嗷嗷待哺的小嘴中。这时的母鹰就像一般尽责的妈妈,天天供应食物,也细心保护小鹰,提防敌人入侵。

        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丰了,母鹰认为它的孩子是时候学习自我独立,对孩子的态度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母鹰先是不断搅动窝巢,让巢里的枯草、羽毛掉落,暴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及荆棘,刺得小鹰哇哇叫痛。母鹰也在这时无情地驱逐、挥赶,小鹰只好忍痛扇起双翅 ,离巢他飞。

        刚开始时,初离巢的小鹰跌跌撞撞,母鹰硬着心肠不加理会,只在暗地里在旁照顾看护它,直到小鹰能展翅高飞为止。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改变,人生才有机会》 曾小歌编著  大众国际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启示:
        天下父母,有谁不疼惜自己的子女?但是,不经一番彻骨寒,焉能催得梅花扑鼻香?想要子女有作为,母鹰对小鹰的教育方法值得世人参考!

        母鹰深谙“多刺的荆棘,往往能长出柔嫩的蔷薇花”的道理,它在孩子年幼时,极尽慈母的责任:给子女在树梢或悬崖陡岩间筑个其他动物难以侵袭的安全窝巢;生育后按时给它喂食;孩子还没有自卫力时,细心保护,不使它受外敌侵袭;一待孩子羽翼已长成,它为了要孩子成才,硬下心给它最艰苦的考验,先是甩掉巢内的垫在荆棘和尖石上的羽毛,让小鹰尝尝被刮痛的滋味,再驱逐它离开母亲的庇荫,学习独立,却仍在暗中保护它直到它有能力振翅高飞为止。教育的层次按部就班,一点不马虎,母鹰堪称为生物中最佳的儿童教育家!

        今日的家庭,子女不多,越显得珍贵,子女在慈母的娇养之下,骨头都酥软了,还能挺得直吗?今日的慈母有几个能像母鹰一样,该温柔时温柔,该严厉时严厉,她们的确该向母鹰学习要如何培育有作为的子女!

-----------------------寒梅

      

Thursday, January 19, 2012

除杂草

                                      
        憨然大师带着一群弟子到各地去云游参学。十年来游历过很多州县,拜访了数不清的高僧大德,弟子们个个都觉得自己已满腹经纶。

        结束旅程回寺庙之前,憨然大师带着他们来到旷野里一片杂草丛生的地上,弟子们围着憨然大师坐了下来,大师对他们说:“十年云游参学之旅就将结束,如今你们都已悟道,算是饱学之士了,现在我们来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殷切翘首盼望,等着大师教诲。大师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回答道:“我们坐在旷野里。”大师接着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杂草。”憨然大师说:“好,今天的课题就在旷野里长满的杂草。我想知道你们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这一问让弟子们都很错愕,他们万没想到一向来都在探讨深奥禅理的师父怎么在这最后一课里问的竟然是与禅无关的简单问题。一个弟子不假思索就说:“师父,除掉杂草很简单,只要有铲子就行了。”憨然大师不置可否,只是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憨然大师依然没说什么,微笑着示意下一位。第三个弟子说:“我认为撒上石灰就能除掉所有的杂草。”另一位弟子说:“斩草要除根,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根挖出来。”

        憨然大师等弟子们一一发表了各自的想法后,站起来对他们说:“今天的课到此为止,你们回去后,就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掉杂草。半年后,再来这儿相聚。”

        半年之后,师徒再在老地方见面,所不同的是之前丛生的杂草不见了,这地方已成为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坐着等憨然大师开示。大师只说了一句话:“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禅师的一轮明月》  杜天宇著  久佑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启示:
        任由土地空置,日久杂草必然丛生,土地就此沦为荒地,价值一落千丈。相同的道理,让心地空旷,日久后杂念必然伺机入侵,绮思邪念满心头,想要保持心境纯洁不容易,灵魂一经沦陷,是件可悲的事。

        禅师借旷野的土地比喻人心,他说“要除掉旷野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的,要去掉心中的绮思邪念,方法也只有一种,那就是用美德去填满它。绮思邪念失去立足之地,自然消失无踪。
-----------------------寒梅

       

Thursday, January 12, 2012

挑食的小羊

                                                     

        农场里有一只很挑食的小羊,它十分不满意主人给它的食物,总觉得农场主人亏待它,于是,它决定自己出去寻找可口的食物。

        离开羊圈不远处,它遇到两只鸡正在愉快地吃谷粒。看它们吃得津津有味,必然是美味的食物,小羊凑上前尝了一口,马上吐了出来“哇!好难吃呀!”

        在农场的另一个角落,小羊看见一只猫正在喝牛奶,它走上前舔了一口,味道怪怪的,不是它想要的食物;它看到一只狗津津有味地啃着一块骨头,一眼看去,就知道那食物并不合自己的胃口,走上前嗅了一下,简直无法忍受那股怪味道。最恶心的是它看到鸭子吃蚯蚓那一幕!只见鸭子从泥土里咬住蚯蚓往上拉,恐怖又残忍,吓得小羊赶紧跑。

        饥肠辘辘的小羊跑呀跑,竟然跑回到羊圈,主人早上为它所准备的草料还在,小羊吃了一口,不明白为什么早上还觉得难以下咽的草料这一刻吃起来竟然是那么美味可口?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雅瑟编著)

启示:
        众生的一个通病就是不满手中握着的幸福,无知地羡慕他人,总以为别人处处比自己幸运,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比自己的还好,于是,无休止的追求陷众生于烦恼。故事里的小羊犯了这种通病,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是如此。

        我们常听到无知的小孩羡慕朋友有开明的父母,却无视自己父母付出的爱心。叛逆的孩子甚至因对父母的不满而做出令他一生遗憾的事。希望《挑食的小羊》能成为他们的当头棒喝。

---------------------寒梅

Wednesday, January 4, 2012

匹夫之勇

          战国时候,齐国一个无名小镇上住着两个自命不凡、喜欢自夸为全世界最勇敢、最顽强、最不怕死的人。他俩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

        有一天,两个自诩为最勇敢的人碰巧来到同一家酒楼喝酒。两人见面,相互寒暄一番后便在靠窗的一张又干净、又明亮的餐桌相对而坐。酒保送上一坛陈年老酒,替他们各自斟满一碗酒后就退了下去。

        两个“最勇敢”的人喝了一会酒,聊了一会天,边喝边谈,渐渐觉得有酒无肉有点乏味,其中一个“最勇敢”的人提议要到菜市场去买几斤肉,叫酒店厨房煮来下酒,以便可以喝得痛快。另一个“最勇敢”的人阻止道:“老兄何须到菜市场去买肉?你我身上不都长着肉吗?听说人腿肚子上的肉是精肉,我们何不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下酒,又新鲜、又干净,岂不更好?只需叫店小二端盆酱来蘸着吃就行了。”

        第一个“最勇敢”者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只好同意对方的建议。不一会,店小二端来一盆酱,放在桌上。两个“最勇敢”的人喝一碗酒后,就抽出腰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大块肉,血淋淋地放在酱盆里蘸一蘸,就送进自己的嘴里。

        在场的人看到他们近乎疯狂的做法又惊讶,又害怕,但谁也不敢上前去劝止。这两个“最勇敢”的人谁也不肯向对方认输,他们就这样在酒楼里一大碗一大碗地喝酒,一大块一大块地割自己身上的肉吃。鲜血不断地从他们身上流出来,流了一地。没多久,这两个自诩为“最勇敢”的人就因失血过多而死去。

(故事取材及改写自《禅师的一轮明月》  杜天宇著  久佑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启示:
        故事里两个“最勇敢”的人败在他们逞能与怕输的性格。逞能,所以想用一般人无法做到的事来表现自己的勇气,荒谬地建议用自己的肉下酒;怕输,所以明知这种做法荒唐,也不肯因服输而当逃兵。

         用情理度测,割肉时,他们不可能不觉得痛;看到血如泉涌时,他们不可能不心惊,但是,为了要做“最勇敢”的人,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像这样,既不是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为民族尽仁义而忍痛惊心,流血送命,他们俩错误地诠释了“勇敢”的定义。真正的勇敢是带着机智的胆识,能用以帮助我们战胜阻路的危险与障碍。他俩逞勇斗狠算不得真勇敢,那只是愚不可及的匹夫之勇。

        真勇敢力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即使赔上性命,也死得重于泰山;匹夫之勇不凭智谋,只逞意气用事,为争一口气勇往直前,有勇无谋的行事,那能不触礁?

---------------------寒梅